历史上“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有辛酸,更有骄傲

  川蜀之地历来被称为“天府之国”,自秦朝以来,川蜀都是人们向往的富庶之地,中间经过汉朝至唐朝的发展,川蜀更加富裕,也是皇帝极为看重的钱袋子,比如在宋朝时期,四川上交国库的税收占四分之一,由此可以想象川蜀的富裕程度。

  

  《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宋朝时期四川最多的人口达到1500万人,这是封建历史上四川的鼎盛时期,从此之后开始走下坡路,主要是从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两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是政治地位上,初期的几个封建王朝都极为重视川蜀的战略地位,这里是关中的后勤保障,也是统一天下的有力支撑,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得益于关中川蜀,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也是如此。

  其次是经济地位上,由于川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粮仓作用,历代王朝都非常关注川蜀的建设和发展,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从宋朝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川蜀之地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

  

  历史上出现过两次“湖广填四川”事件,一次发生在元末明初,另一次发生在明末清初,由于后者的影响和规模更大,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湖广填四川说的都是明末清初这次。

  历史上第一次“湖广填四川”

  在宋朝与蒙古军队的长期战争中,四川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蒙古军队凭借着强大实力四处征战,其中宋朝就是蒙古军队经常光顾的对象,对比整个宋朝的战斗力,四川军民的抗战能力高出一大截,展现出川军一贯的强大战斗力。

  四川先是在抗金战争中艰难求存,终于将金兵抵抗在四川盆地之外,接下来又经历了将近50年的抗击蒙古军队,然而这期间战斗都是在四川盆地进行的。

  蒙古军队曾经三次攻入成都,顽强的四川军民与敌军来回拉锯战,当地经济也因此受到极大破坏。战争必定会导致人口减少,但是更重要的是来自蒙古大汗蒙哥的屠杀。

  

  蒙古大汗蒙哥是一位能战善战,同时又非常凶狠的人,由于在四川付出巨大牺牲,恼怒的蒙哥屠杀无数当地川民,史料记载仅在成都附近就屠杀了140万人,惨绝人寰的杀戮让四川人口急剧下降到80万左右。

  “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这些都是蜀人当时记载下来的现实景象,对比昔日的鸡犬相闻,破败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在元朝统治时期,四川的人口以及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税收总额再也没有往日辉煌,位于垫底地位。

  元末明初时期,明玉珍带着十余万军队进入四川,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没有土地的农民百姓,他们纷纷在四川开垦田地定居生活,这是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的开始。

  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权在四川仅仅存在九年,明太祖朱元璋就将其消灭统一,但是朱元璋却继续实行湖广填四川行动,这期间进入四川的人主要来自湖广地区。

  

  明朝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四川的人口已经恢复到146万人,到明朝末期,四川人口已经上升到400万人。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后代”。

  共和国开国元勋邓小平是四川广安人,他的祖先就是在第一次“湖广填四川”期间从江西吉安来到四川的。

  历史上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在明末清初时期,四川再次经历战争蹂躏。公元1639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首次进入四川,五年后,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将成都确定为西京。

  从此之后,四川成为多股势力争夺的焦点,有当地地主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也有清朝军队和南明军队,四川大地上战火不断。

  张献忠在西充战死后,史料记载四川人数已经锐减一半。后来,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叛乱攻进四川,清军围剿叛军历时七年之久。

  

  四川经历的战争浩劫前后算起来超过三十年,农民和地主之间、满人与汉人之间,史书记载“杀得鸡犬不留”。

  战争是灾难,伴随战争而来的瘟疫灾害再次让川蜀之地面临灭顶之灾。由于战争遗留下来的尸体到处都是,瘟疫肆意爆发蔓延,四川的人口减少到冰点,据官方统计,仅剩60万人。

  在此背景下,清王朝康熙皇帝对四川的处境感到忧心,时任四川巡抚张德向康熙提出建议,从其他地方移民到四川,重振四川天府之国的美名。

  经过深思熟虑后,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康熙颁发《招民填川诏》,主要内容是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大量向四川开始移民。

  

  同时,清朝还出台一系列辅助性人口政策,比如愿意移居四川的人永远拥有土地,在税赋上规定五年之后才开始征收,对于新出生的婴儿永远不加税赋。

  这次规模庞大的移民持续一百多年时间,先后进入川蜀的人口超过100万,其中湖南、湖北占比超过一半,而来自麻城的移民在湖北占据很大比例。

  概括起来,历史上第二次“湖广填四川”主要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奉旨入川、求生存入蜀、经商入蜀。

  

  作为蜀中五老之一的马识途,他的祖先就是在乾隆年间奉旨入川,从麻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落户在忠州境内,至今马家后人已有千余人。

  开国元勋朱德的祖先就是在此期间从广东韶关移居到四川的。

  四川在中国的地位极为特殊,封建王朝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危难存亡之际,四川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勇猛坚毅的川军支援全国抗战,为新中国做出巨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