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武器功能“遽然失效”

1973年10月6日,以色列和埃及两国军队在苏伊士运河上空发生了一场激烈对决。以军飞行员自认为拥有专门针对埃军“萨姆-2”和“萨姆-3”防空导弹的干扰预警设备,在空中毫无顾忌。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埃军的防空导弹已经升级为“萨姆-6”,使以军战机的干扰预警功能遽然失效。仅一周时间,以军就有78架“鬼怪”式战机被击落。从以军这一惨痛教训中,可以得到诸多深刻警示:

首先,加快军事技术及其武器装备迭代发展。作为优先运用并引领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武器装备,迭代发展的速度日益呈现短、平、快等特点。倘若有了先进武器装备却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更新,就可能被对手赶上甚至超越。“萨姆”系列导弹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还处于二三代水平,可仅仅过了6年时间,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它已升级更新至第六代。显然,以军对此毫无察觉,而且浑然不知己方战机上的干扰预警设备已经过时失效,最后付出了惨重代价。由此可见,军事技术上的故步自封、盲目自信,往往会导致作战中的麻痹大意和刚愎自用,从而导致失败。

其次,坚持先进武器攻防兼备且两手都要硬。战争中要想克敌制胜,无论是战术打法还是武器功能,都应当攻防兼备、能攻善守。这一原则体现在发展和使用高新技术武器上,就应坚持矛和盾都要有、攻和防都要硬。只会攻不会防或者攻的一手硬而防的一手软,就有可能在敌人的攻势面前束手无策甚至节节败退;只会防不会攻或者防的一手硬而攻的一手软,必然会疲于应付、防不胜防。当年,苏军为对付阿富汗游击队,先后部署300余架飞机,重点使用100多架号称“空中坦克”的米-24武装直升机,对喀布尔北部一个游击区发动了多次围剿式攻击。可这种攻击型武装直升机顶部、尾部和桨叶缺乏防御功能,被掌握了该机特点的阿富汗游击队轻易用步、机枪击落。事实表明,研制和使用先进武器装备,应当考虑攻和防的双重需要并能够快速反应,否则就可能陷入被动局面。

再次,追求武器装备的系统匹配和整体优势。高新技术武器不仅内部结构精密,而且是互相依存的整体效能体系,诸多合成单元或模块之间的功能必须处于相对平衡的同级水平。正像一块短板会大大降低整只木桶的容量,一个不匹配的落后单元或模块将严重影响整个武器系统的整体效能。2000年8月,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遂行演习任务时,不幸在水下发生两次爆炸后沉入海底,艇上118名官兵全部罹难。事后调查发现,这艘堪称深海“杀手”的世界最先进核潜艇被毁,主要原因竟是艇上装备的一枚过时鱼雷发生意外爆炸所致。这一惨剧,恰恰与以军先进战机安装过时失效的干扰预警设备如出一辙。对此,有识之士曾大声疾呼:优马劣鞍酿恶果,好马理应配好鞍。着力追求高新技术武器的系统匹配和整体完美,使其发挥最佳整体效能,应当成为研制、生产和使用高新技术武器的一个重要原则。

最后,努力抢占军事技术创新发展制高点。军事领域的技术创新比其他领域更加重要、更为紧迫,稍有疏忽和松懈,就可能让对手乘虚而入或捷足先登。历史证明,高新技术发展是战争形态演变和军事革命演进的内动力,抢占高新技术发展制高点,就是抢占新军事变革制高点。每一次军事变革乃至战争形态演变,无不发轫于军事技术革命并以此为显著标志。火药及其相应技术产物的问世,促成了战争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演变;汽车、坦克、装甲车等武器装备的出现,促进了军队从徒步化骡马化到摩托化机械化的演变;通信、网络技术及其相关武器装备的发展,加快了军队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转变;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又将促使战争形态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快速演进。因此,围绕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坚持创新驱动,勇于引领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全方位发展和高水平运用,将显得愈发重要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