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不配合、不会做检测怎么办?他们的行为圈粉无数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复杂严峻形势,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配合全市全员新冠抗原检测工作,根据市交通委党组统一部署,近日,市道运中心党委迅速组织安排首批8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支援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小花园居委社区一线。

  志愿者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穿梭于楼道内,向居民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登记回收居民检测信息、为居民答疑解惑,推动社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当天共计完成上千余户居民的检测登记工作。详见下文~

  5小时完成上千户

  居民的检测登记工作

  志愿者们在休息室内换上防护服,准备前往居民楼↑

  市道运中心首批8名志愿者主要由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他们分别是王锐、李阳阳、张毅、张亦诚、王晓晨、朱伟杰、刘晋楠、王宏伟。

  因集结令发布较急,队员们没顾得上吃午饭就匆匆赶来,朱伟杰直接从青浦赶到街道防疫点位,手上还拖着未来得及存放至单位宿舍的行李箱。正在宝山搬家的王宏伟收到通知后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赶赴防疫点位,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

  “收到街道具体的报到时间和地点已经过了11点,要求我们12点半到位,虽然任务来得很急,但大家都积极响应,基本都在12点半左右到达点位。” 王宏伟告诉小交。

  志愿者们前往居民楼↑

  南京东路小花园居委会下辖4个片区,1300余户,近5000名居民,志愿者的任务是在3天内协助社区居民完成抗原检测任务。在居委会动员大会后,志愿者即两人一组对每栋楼16层32户居民逐户走访。

  队员们在志愿群内总结分享经验,提高后续检测效率↑

  因为没有社区工作经验,在第一轮走访栋楼时,志愿者们有些手忙脚乱,佩戴防护用具,与居民解释沟通,登记信息等足足用了2个多小时,首轮任务结束时,有些志愿者已大汗淋漓、体力不支。队员们随即在志愿群内总结分享经验,例如提前分包好检测试剂等四件物品;一人发放告知书,一人负责核对居民信息等。

  随后的第二轮、第三轮,志愿者们开始得心应手,工作速度越来越快,截止至当天下午6点,已完成总数1300余户中1000余户居民的检测登记工作。“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靠我们居委会这点人手,3天也完不成这些工作量啊!” 居委会主任高兴地说。

  居民不配合、不会做检测怎么办?

  志愿者们与居民沟通↑

  南京东路街道有不少老旧的居民楼,楼道狭窄、结构复杂,地方难找,居民多为老年人,很多人不会操作,原本志愿者只需把检测用品、告知书、检测流程单送上门,过一段时间再登记检测结果即可,慢慢变成协助居民完成检测,有的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颇有微词,有的提出一些细碎的要求,咨询得也比较多,志愿者逐一耐心地为他们解答,手把手指导他们做检测。

  志愿者们协助居民做抗原检测↑

  队员王宏伟、王锐已完成了楼栋检测,但周边其他居民也围拢过来请求他们帮忙检测,望着居民们期盼的眼神,他们迅速请来其他几位队员现场支援,有的负责登记、有的负责解答、有的负责测试,分工协作,连小区保安和警察见状也自发赶来维持现场秩序。

  工作结束后,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还有居民给队员拿来矿泉水和水果,连声说着“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尽管队员们身穿隔离服无法喝水,但这些话让他们感到无比温暖、充满干劲。

  夜幕降临,连续奔波了数个小时的志愿者们又累又渴,嗓子也嘶哑了,吃晚饭的时候,腿抖得感觉站不起来,但休息片刻后,他们又提着几大袋检测用品、告知书、流程单,顶着月色迈向居民楼,去完成下一轮任务。

  “

  同向而行、须臾不歇。在防疫一线,这段难得的经历淬炼着党性和初心。市道运中心志愿者们将始终与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同频共振,坚守共同抗疫的使命担当,为构筑疫情防控坚实防线、最终战胜疫情贡献力量。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

  编辑:张灵芝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