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网课的学子得到特殊照顾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距离2022年中考已时日不多。而晓印(化名)在3月20日的时候被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住进了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没有了爸妈的陪伴,15岁少年独自住院,淡定得有些出人意料。电话里,晓印对记者说,“这里的护士哥哥姐姐都对我很照顾,爸爸妈妈都很放心。”
网课学子得到特殊照顾
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是本市最先投入使用的集中隔离收治点之一,以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这是一个既像医院病房又与普通病房不一样的地方。晓印生活在一个大房间里,其他4位都是成年人。“之前在集中隔离点的时候,妈妈就给我准备了一张折叠书桌,这次住院也就带过来了,方便学习。”晓印说,尽管自己是一名阳性感染者,但一直看科普的他丝毫不恐惧,唯一担心的是跟不上同学的学习进度。
不过,晓印的担心很快就消除了。护士得知他是初三毕业班学生,不仅努力为他提供物资保障,还时常给他送去酸奶面包等食物“加餐”。在医院上网课,免费流量看不了视频,频频卡顿影响学习,护士们就把自己的手机开出“热点”,让晓印能够看上流畅的视频。由于缺乏学习材料和教辅书籍,护士们就向上级部门打报告,有的通过物资渠道解决,还有一些则替他网上采购,经过消毒等一系列措施后带进来。
晓印说,他每晚和父母视频都让他们放心,护士们隔三岔五来看他,自己在病房一切都好。他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病房里其他隔离人员喜欢听音乐解闷,甚至聊天,他就默默戴上耳机。后来,房间里的人熟悉了之后,大家也尽量照顾他的需求,每次他一上课就把音量放低。晓印说,住在瑞金的病房很安心,对中考也很有信心,期待早日转阴回家。
主要任务是“管学习”和“叫早”
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这波阳性感染者中,有不少是孩子。病区护士长余洁说,那天一批次来了7个女孩子,年龄相仿,都背着书包,拿着电脑。余洁把她们安排在一个大房间里。女孩子们迅速打成一片,白天,她们各自戴上耳机上网课、做作业,休息时一起聊聊天,经常可以听到她们的笑声。
“孩子们非常单纯,从不会对我们提什么要求,每次去问她们有什么需求,她们只说,想吃零食。”余洁说,护士们把一些小零食和点心分给她们,有时还作为上课表现好的“小奖励”。由于孩子们都无症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所以护士的主要责任是监督她们学习,每天早上到点了就像“宿管阿姨”一样去叫她们起床,提醒她们吃好早饭做好课前准备。“尽管住在医院,也希望她们尽量保持和在家上网课保持一样的节奏。所以我们去采样时尽量固定好时间,避开网课时段。”
余洁2020年曾援鄂,这次又主动报名进病区,心态已截然不同。“这批人员都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治疗上没什么困难,主要是一些心理疏导和生活需求的满足。”她告诉记者,进来10来天,感受最深的就是,00后、10后的孩子们令她刮目相看,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都能把自己照顾得井井有条,而他们的乐观也感染着身边的成年人。与一位爱书的孩子交流时,她的话让余洁印象最深:“书籍给予我力量和希望。与其着急,不如静下心读些书。”
与每个孩子深入交流了解需求
房炜桓是瑞金北院的放射科医生,医院临时改造后,房医生并没有“失业”,因为他化身为“蓝小医”的一员,第一时间就进入了隔离病区。“‘蓝小医’是瑞金医院组建的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我的任务就是到病区里去了解隔离人员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尽可能地予以解决问题,同时做好心理干预。”房炜桓说。
他所在的病区,学龄期的孩子有30多个。其中大多数都要上网课。房医生像个辅导员一样逐个谈心,看孩子是独自隔离还是有家属陪同,并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孩子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医院的网速问题。他也第一时间把情况报给医院领导。医院党委联系了信息科,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需要上网课的孩子们临时开放内网,登记后即可使用。
“我以为离开父母的孩子会哭闹、不配合,没想到他们的适应能力这么强。”他还记得,病区内有的隔离人员,最初嫌住宿条件不好,护士响应不够快;但也有孩子没有电子设备,无法和家人沟通,依旧笑呵呵的。还有一名小学高年级孩子令他印象深刻。他住在由补液中心改造的隔离间里,条件相对病房稍显艰苦,但他休息时自己动手用纸板箱DIY了一个会动的机器人,玩得非常开心。
“应该说,困难还是有的,但我们总在想办法解决。尤其对那些独自来隔离的孩子,大白就是他们的临时父母。”房医生说,由于防疫要求,外面的东西不能带进来,他们就地取材,多方筹措,把医生办公室的折叠小桌子、工作椅搬到网课学生的房间;把自己的点心牛奶送给“吃不饱”的高中生……其实,隔离收治点的生活还有很多面。房炜桓说,孩子们专心致志的身影,让其他人也感受到乐观、坚强。“他们都是最美的面庞,在疫情面前,他们不退缩、不抱怨,有信心让自己的未来更美好。”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