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代理服务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当前专利代理服务与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服务流程和质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和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共同起草了国家标准《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并于近日完成专家评审程序。
原标题:国家标准《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完成评审程序
日前,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审查会。会上,评审专家一致通过了《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送审稿)》,并建议起草组尽快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报批。
据了解,国家标准《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和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共同起草,旨在规范专利代理机构内部管理,提高专利代理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质量,促进专利代理更好地服务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专利代理服务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专利代理行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6年9月底,专利代理机构超过1400家,执业专利代理人突破1.4万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专利代理服务与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服务流程和质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提出编制《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对于提高专利代理机构管理能力、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负责人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调研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企业,深入了解了专利代理机构在提供代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对代理服务的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12月起草形成《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草稿)》,并面向部分专利代理机构、企业、高校等征求意见。2015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面向北京11家专利代理机构开展试贯标工作,对标准内容的可行性进行检验。通过对该规范进行充分论证,形成《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于今年2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按照采纳意见作出修改,形成《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送审稿)》。
据了解,《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围绕提升专利代理质量的核心目标,从服务质量管理规范性的角度出发,提出机构管理要求、业务管理、服务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要求。该规范主要包括10个章节,主要内容为范围、术语和定义、总则、管理要求等。条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通过上述内容指导专利代理机构规范开展专利代理服务,完善专利代理机构服务管理,促进专利法律的正确理解和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的酝酿出台,将实现专利代理机构管理体系化、服务规范化、发展持续化,提高专利代理机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升专利代理质量。(本报记者 胡姝阳)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赵世猛 编辑:石焱)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