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代码程序员福利!!!!!原来网页里的图是这样做的!!!!

   前端PS技巧有两大类:1 测量和取色  2 切图  1不用说.开发须要2.切图实则也是必备.说实话当我一开始知道前端须要自己切图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抗拒.但是后来我慢慢的发现.我是幸运的.切图真的是前端必会的技能。为啥呢.因为我们是前端.所以我们更清楚自己须要什么的图片。而并且假如他们没有切出我们需要的图片或者有什么简单的改动.我们还得和UI沟通.改动.传文件.不仅效率低.而并且神麻烦。你永远不知道一个项目会有多少改动.说多了都是泪.所以学会了切图.这都不是事儿!lets go.

   1  设置工具

     打开PS首先准备我们须要的工具.PS博大精深.我们只须要用切图须要的工具就OK了。我们须要的一般有以下这些:

    1 左边和上面的菜单栏:确定是存在的

    2 信息面板:窗口--信息--右上角鼠标右键找到面板选项---标尺的单位改成像素

    3 历史记录:窗口--历史记录(当我们有错误时.能够通过历史记录直接回到某个位置)

    4 图层 :窗口--图层

    5 标尺: 先打开一张图片(有图片标识才能用).找到视图--标尺 .标尺能够拉出参考线.辅助我们切图 。

    6 建立工作区: 窗口--工作区--新建工作区--起名字--存储工作区(存储工作区就是存储当前你对PS软件的设置.即使你关上了PS软件.再打开还是你的设置.工作区能够建立多个)

我的设置如下图: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2  测量和取色

   【测量宽高】工具:参考线,矩形选框,信息面板。

     1  从标尺上拉出参考线(在标尺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松往你需要地方拉.就会出现一根线.上下左右都能够.还能够不拉.拉了会更精确些.选框会自动吸附到参考线上)

     2 找到矩形选框(切图一般都用矩形选框.没用过别的.选中你要测量的地方.选中的时候你能够看两个地方:1 鼠标位置有显示宽高  2 信息面板也有显示。但是当你松开鼠标.就只有信息面板有显示信息了.如下。

   【取色】:取色器+吸管工具

     1 单击取色器.会出现一个面板.这个时候把鼠标放在图片上会发现自动变成了吸管工具.不用专门去找.然后呢.单击你需要取的颜色.面板上就出现你需要的信息。

(还能够用取色器检查你的按钮或者背景是不是是纯色)

   【文字的测量和取色】:文字工具( 文字比较特别直接用宽高量可能量不准,所以优先用文字工具)

      1 找到文字工具.单击你需要测量的文字.图层那边会自动移到文字图层的位置.看菜单上面.有你需要的字体大小和颜色以及字体的类型。

    2 也许你的文字不是单独的图层.这个时候就只能用选框和取色器测量了。

    3 也许你发现你看到的文字和你测出来的不一样.那就是文字图层加了别的效果.这个时候还是用取色器取。

    3 切图 :切片工具

    1 确定须要切的图(有的图是上线的时候从后端加载过来的.所以不用切)。

    2 能够用iconfont图标的就用.不能用的小图标就用CSS sprite.

    3 能弄出来就不要切图.图片影响加载速度。

    4 切片工具--你要切的图--图层面板中.关掉不须要的元素----用切片工具选中图--导出切片(快捷键alt+shift+ctrl+s )或者(文件--脚本--存储为web所用格式)

    5 选择图片要以哪种格式存储了.不同的格式会影响图片的质量和大小.自然也会影响到就加载速度.

    5 常用快捷键(快捷键是开发效率必备利器,多多练习)

    放大/缩小:Alt+鼠标滚轮

    拖动图片:长按空格键.鼠标会变成小手即可拖拽图片

    取消选框:ctrl+D

    选择图层: 1 移动工具: 1 勾选上方菜单自动选择和选择组/图层。这个时候单击图片任意位置.右边会自动切换到相对应的图层或者组。

           2 在图片上选中某个图层:ctrl+鼠标右键。

    导出切片:alt+shift+ctrl+s  (文件--脚本--存储为web所用格式)

    隐藏参考线:ctrl+h

    拷贝文件:ctrl+c

    新建文件:ctrl+N

    粘贴文件:ctrl+v

作为前端工程师的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