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测评成绩跃升全省第一名淄博为什么“能”

  3月30日,中央文明办通报了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淄博市在全国114个地级文明城市中位列第29名,在全省排名第1位。

  这是一座城市的荣耀,也是淄博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一次能量加持。

  高位推进 不丢一分

  2021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开局之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更是全市人民的不懈追求和满满期盼。

  围绕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一年来,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改善市容市貌,提高管理水平,落实民生实事。

  2021年5月28日,全市文明委(扩大)会议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召开。会上,市委书记江敦涛强调,要集聚“干就干最好”的实干之为,加力提速、落实突破,以优异成绩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引领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绘就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画卷。

  随后,市领导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分赴各地督导调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强调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城思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力打好创城攻坚战。

  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中,全市文明系统确立了挺进“省内前五”的目标,并为此提出了“精心打造、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三精”工作法。全市上下闻令而动,统筹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

  于是,在8月21日召开的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攻坚工作座谈会上,便有了这样的声音:

  “我们针对市、区创城办督导反馈的1440余项问题,街道、社区自查的720余项问题,全部建立责任清单,目前已整改排查问题2130余项。”

  “以92个居民小区、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5纵7横主次干道、41处背街小巷等为重点整治区域,全面清查‘脏乱差’城市乱象。”

  ……

  从最初的开会看不到问题、只做表态发言,到后来的用数据说话、用成绩来证明实干,淄博市将工作调度会开成了问题研判会,分析查摆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坚持聚焦民生改善,聚焦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持重心下移发动群众参与创建,不断凝聚创建合力。

  “实地考察工作涉及51条指标、40类测评点位、552项工作,约占成绩的40%,我们不是每分必争,而是每0.1分,甚至0.01分都要争。”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对创城工作的难度和高度认识深刻。

  在目标导向的推动下,全市上下的工作思路更清晰了,责任分工更细化了,工作干劲更足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淄博市的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生态得到进一步绿化、容貌得到进一步美化……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城市颜值不断刷新。

  “沉浸”创城 直击痛点

  公园及道路周边散落垃圾、商场未设有无障碍停车位、街道边杂物乱堆乱放、建筑工地围挡无公益广告……

  作为老工业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度成为制约淄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短板。

  既有短板,如何破题?

  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伊始,淄博市正式提出打造“沉浸式”创建品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从打造城市的“面子”,向改造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等城市的“里子”转变,推动各项创建标准落细、落小、落深、落实,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既是“沉浸式”,就应该站在群众的角度深挖创建细节,以有解思维化解创建堵点。那么走出去,无疑是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最好手段。

  为此,淄博市组织各区文明办、主城区14个镇办、14个挂包单位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实地观摩点评主城区农贸市场、商贸综合体、背街小巷、交通场站等5种不同类型的点位,“体验式”把握创城各项标准,“沉浸式”感受城市的各项设施和服务,确保各项指标落细落实。

  在此过程中,淄博市进一步明确了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的管理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不文明养犬等群众身边的堵点痛点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所盼、所需、所想之事,实现城市文明水平与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

  同时,围绕氛围营造、环境卫生管理、交通秩序治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淄博市对商场超市、主次干道、中小学校、农贸市场等点位存在的问题逐一解读,制定“一社区一方案”“一类型一措施”的改造办法,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全民、全域、全城行动。

  对此,市文明办开发了“爱淄博随手拍”数字化监督平台——“爱淄博随手拍”小程序,让广大市民通过上传城市建设管理、市民文明行为、生活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秩序、窗口行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以及突出亮点,充分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管理中,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市民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文明城市创建格局。

  2021年,淄博市6个市直部门牵头共开展十项专项测评13次,测评10773个点位;登记注册电动自行车18万辆,发放“爱心头盔”60余万个;打造15分钟生活圈等43项改造,延时放学、长者食堂、病患导医,老城更新、口袋游园……淄博市用一条条饱含温度的创新举措和主动作为,真诚地回应着群众的民生关切。

  如果说“高颜值”是城市的外在表象,那么“民生福祉”无疑是我们的城市内涵,是文明创建成果的真实体现。

  文明化人 城市铸魂

  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是城,更关键的是人。

  2021年11月18日,在张店区一家名为“大盛小串羊蝎子”的店里发生了暖心的一幕。当天晚上10点多,一位小伙子来到店里找工作,看到小伙子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店主人信贵梅二话没说就把他领进店里,端上热乎乎的水,拿来刚出锅的炸肉和馒头,让一颗孤独而漂泊的心在寒冷的冬夜里得到了些许慰藉。

  我们的身边从来都不缺乏爱的使者和传播者。

  暖心阿姨为深夜求职小伙送热饭菜的信息在淄博日报、淄博晚报、掌中淄博等媒体刊发后,广大市民纷纷致电本报,提供身边好人好事等相关线索,因此有了路救摔伤母子的最美外卖骑手路易凡、热心救助晕倒女孩的果蔬店老板娘孙立娜、无偿为山区孩子送网课的最美教师谢晓莹……

  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从个体到群体,由现象推及本质,善行满城的背后,是厚道齐地的历史传承,是常态化文明创建的内在驱动,更是淄博这座城市精神的全民实践,他们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满目春风,更传递了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在淄博,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邻居们友爱互助,亲如一家;商户诚信、规范经营,积极参与门前扫雪,举止有度维护市场公共卫生;市民日常出行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快速过街,机动车自觉礼让斑马线……

  在刚刚经历的疫情防控中,淄博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交警部门更是不计成本无私付出:46岁的妈妈,离别两个孩子,坚守在医院的检测室里;37岁的辅警,每天吃住在路口值勤的岗亭里;400余名志愿者“跨越时空”进行爱心接力,帮助“双抗疫”家庭照顾孩子、安置年迈的父母……

  市民素质多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在文明之风的吹拂下,文明友善的观念已深深植入广大市民的心底,不少市民自觉地成为了城市文明的践行者、宣传者。

  回望来时路,再好的成绩都只能代表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六连冠、七连冠……在奋进的路上,我们从来就没有停,也不能停。

  2022年是我们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也将隆重召开。时代潮流,文明奔涌,我们将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激情和锐气,昂首迈向新征程。

  文明淄博,期待再攀高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