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是药三分毒,服用药物需做好这3点,有效避免肝脏损伤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是药三分毒!

没错,有很多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都存在不同的副作用,且不同患者在用药后,所出现的副作用表现都不相同。

不但如此,部分药物原本就存在肝脏毒性,特别是某些特殊的中药材,如果患者盲目使用,不仅起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甚至是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肝脏原本就是代谢器官,大部分药物都需要在肝脏内进行氧化还原、分解和结合等生物转化过程。

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会对肝脏细胞造成损伤,继而发展为药物性肝损伤,也就是临床所说的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在临床的表现各不相同,轻度患者在停药之后,肝脏就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如果肝损伤严重,就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需要积极治疗和抢救。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吃药时注意什么,才能避免肝脏受损呢?

1、不盲目联合用药

根据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部分药物原本对肝脏的损害和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在共同反映之下,就可能会造成肝细胞受损。越是多种药物同时应用,肝损伤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

特别是感冒药、平喘药物、止痛药和抗生素等药物最容易使用过量,且是常见的搭配组合用药。因此,无论是使用什么药物治疗疾病,都应当咨询医生,不能自行盲目搭配用药;

2、不轻信偏方

有很多慢性病、严重疾病患者,为了能尽快摆脱疾病的折磨,都会陷入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中,甚至是开始轻易尝试没有经过科学证实的偏方。

殊不知,部分中药材看似是植物根茎部分或动物、虫类入药,但它们却存在一定的毒性物质。如果盲目轻信偏方,不仅可能会让之前的治疗努力付诸东流,在盲目用药的情况下,甚至是会造成肝脏受损、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

3、不加大药用量

  一种药物如何使用、药物剂量如何控制,都是经过了反复临床实验得出的结论。医生又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规范患者用药量。

也就是说,医生给出的建议,就已经是最适合患者的药用剂量了。如果抱着吃药越多、好的越快的心理盲目加大药用剂量,反而是增加了肝脏的代谢负担。所以,临床一直都在强调,无论是治疗什么疾病,都应当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三点之外,这里还要强调儿童用药。在没有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时,可能需要给儿童使用成人药物,此时家长不能盲目给药,而是要遵照医嘱减少剂量。

因为儿童肝脏代谢的能力远不能和成年人相提并论,成人药物应用在儿童身上,量非常难把握,可能会出现肝脏损伤,所以家长不能凭借经验给孩子用药。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错误的用药观念正在损伤肝脏健康,药物性肝病的病发率,已经排在了全部慢性肝病的第四位。

因此,千万要记住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可能会存在两面性。而为了让药物伤害和副作用降到最低,我们能做的就是谨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