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蛋作为平民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其营养价值也值得肯定,不仅是丰富的蛋白质来源,其中卵磷脂,微量元素等,对人类均衡饮食营养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随着现代食品行业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种类也越来越挑剔,鸡蛋也不例外,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鸡蛋的衍生品种,比如“红鸡蛋”,“绿鸡蛋”,甚至宣称更加补钙,更加营养的“高钙蛋”等,特别是“高钙蛋”,尤其受到宝爸宝妈的青睐,觉得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能够长得更快,发育的更好。
“高钙蛋”是怎么来的?真的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吗?
所谓的高钙蛋,其实并不是鸡蛋不同,而是母鸡不同。
而普通母鸡的区别在于,下“高钙蛋”的母鸡,饲料中会加入一定的钙质成分。通俗点来说,就是给母鸡“补钙”,钙质水平充足的母鸡,下出来的蛋就是所谓的“高钙蛋”。
那高钙蛋是否比普通蛋更营养?
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首先因为“能量层级递减”的原则,即使母鸡补钙,鸡蛋中能够吸收母鸡体内的钙质是很少的,即使和普通鸡蛋比,“高钙蛋”中所含的钙量,并没有高出多少,并不能产生明显的补钙差异。
另一方面,母鸡摄入的钙质,最后被鸡蛋吸收一部分,形成的也是结合生物钙的种类,即使被人类摄入,吸收量连2%都不到,而且长期吃这种“高钙蛋”,造成结合钙淤积,反而容易影响身体本身的钙质吸收。
所以,于情于理,“高钙蛋”这个设定是“伪科学”,营养成分和普通鸡蛋并没有什么差别,还请不要轻信,不仅花了冤枉钱,反而给自己,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负担。
但是,虽然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就足够丰富,并且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食物,但是,很多人却仍然不敢多吃,一天只吃一个。因为觉得鸡蛋中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反而对身体有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鸡蛋到底能不能多吃?
不少人都认为鸡蛋一天只能吃一个,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原因在于鸡蛋中胆固醇高,吃多了会导致血脂出现异常。
但实际上,人体的70%以上胆固醇都是自体合成的,饮食摄入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只要你不是吃得过分多,每天适当多吃一些鸡蛋,并不会对身体总体的胆固醇水平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鸡蛋中的卵磷脂在摄入以后,反而能够在血管中协助脂肪分解成小粒子,降低血液斑块形成的风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也就是说,鸡蛋并不会导致胆固醇明显升高,反而对血管健康,稳定血脂起到一定的帮助。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每天吃鸡蛋的人,心血管风险能降低47%左右。而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国民鸡蛋的摄入也提出过类似建议,推荐国人每天食用1到3个鸡蛋是最合适的。
综上所述,鸡蛋是完全可以多吃的,并非是一天只能吃一个,每天吃1到3个左右完全可以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鸡蛋虽然能多吃,但不能过量吃,你一天吃10个,20个,显然是不符合健康规律的,容易造成便秘,肝负担以及总体胆固醇升高等风险,还望谨记。
最后,相较于鸡蛋的种类以及食用量,食用方式反而和健康的关系更大,想要充分利用鸡蛋的营养,吃得更加健康,推荐使用水煮或者蒸制的方法,鸡蛋吃得好,吃的对,才能最大化发挥其价值。
参考资料:
[1]兰景轩. 鸡蛋每天吃多少才合适[J]. 保健医苑, 2006(1):2.
[2]庄时利和. 一天吃几个鸡蛋比较好?[J]. 大众健康, 2015(1):1.
[3]杨芳, 马美湖. 鸡蛋胆固醇与人体健康[J]. 中国家禽, 2009, 31(14):7.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