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家乡渭北的田间、地头便会冒出一种叶面附着白色绒毛,叶边长着小刺的野生植物——刺角。其叶片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有疏密不等的白色蛛丝状毛,顶端短尖或钝,基部窄狭或钝圆,近全缘或有疏锯齿,无叶柄。采挖时,手会有微扎的感觉。
家乡人多喜欢采食其叶,做成刺角面。其面颜色碧绿、筋道,入口过喉微扎,被誉为渭北一道特色面食。因此,刺角面渐由农家餐桌登上大雅之堂,享誉蒲城和省城西安,成为蒲城人餐饮宴请的一道特色面食。
刺角因含生物碱、胆碱、皂甙等,所以刺角面在菜面中最为筋道,是菠菜等绿面无法可比。蒲城县城有一家徐记面馆,一年四季常年供应刺角面,不知冬季的刺角是储存的还是大棚的,虽然其色纯正,但口味略差,还是喜欢家乡清明上坟时的刺角面。
上坟的前一天下午,提上篮子,寻找向阳的田间地头,找对了地方。不消一顿饭的功夫,便会采满一篮子。回家摘净分拣,去掉杂物和根茎。第二天一大早,把分拣过的刺角淘洗,用开水焯熟,捞出些许,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拈搓,筋丝皆烂者为最佳,这也是做好刺角面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否则筋丝过大,影响面的精细光滑。焯熟的刺角捞出过凉水,挤捏余水,放盆中和面揉搓,待面和刺角充分揉合,盖湿抹布,饧上一会儿,上案揉光,擀薄切细,凉面过凉水,打起放蒸笼,控去水分放凉,拌油。不管热吃凉拌,佐红萝卜、豆腐炒葱花,浇上油泼辣子蒜水,算得上最佳绝配。
刺角又名刺儿菜,性味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常用于衄血,吐血,尿血等及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小板数目,促进血小板聚集及增高凝血酶活性,抑制纤溶,从而加速止血。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能降脂、利胆、利尿、强心、升压等。
大多数人都知道刺角能止血,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其他药用价值。家乡至今流传有拣拾清明扫墓后祭祀抛撒的面条治病的习俗,拣拾回的面条晒干炒黄,拈面当药喝。虽不可全信,想想也有科学道理,因为家乡清明上坟绿面皆为刺角、茵陈等药用植物所为。
或因其药用价值,或因过去春季蔬菜较少,清明前后,关中农家人总会吃上一两回刺角面,饱下口福。而我则更喜欢吃清明过后的刺角面,刺角老点,入口过喉会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在北京圆明园采食过一种刺角,看着极为相似,但终因焯水不烂而没有食用。在杨凌时,春季刺角很多,当地人也不食用,自己便大显身手,擀过几次刺角面,让同事们享受与菠菜面不一样的绿面。到了陕北,发现也有刺角,但是不多,因做饭不方便,也就没有采食过。
听祖父讲,民国十八年年馑,邻村高城老老外家因家大人多,硬是凭着一老笼一老笼被采回来了的刺角,作为食材度过了饥荒,个个人吃的黄痩,皮肤发亮绿了似的。思想起来,大概因为刺角根系较深长,耐旱的原因,才会在大旱之年顽强的生存下来,成为饥馑之年的救命草。
清明临近了,家乡人民为纪念春秋晋国人介之推,至今仍保留有寒食忌火吃凉面的习俗。总是忘不掉上坟归来,端上一碗母亲手擀的刺角凉面,绿葱葱、油汪汪、凉森森的那种儿时味道。(文章作者:邓国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