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不限量ip代理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张强
近日,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宣布,为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进一步打击虚假信息、造谣传谣等行为,开放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专家认为,各大平台开放IP属地功能,意在强化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这将有助于强化自律与他律,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带来积极作用。
互联网造就了虚拟化生存的常态。然而,虚拟化生存一直伴随着因为匿名、IP属地隐藏而带来的现实挑战,在社交媒体空前发达的今天,这项挑战不限量ip代理以及因此而导致的危害性变得愈演愈烈。恶意造谣、蹭流量、带节奏、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泛滥成灾却又无法得到有效监测和治理,无法还互联网一个朗朗乾坤。
去年10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互联网用户账号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同时应当以显著方式,在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这项意在推动公开IP不限量ip代理属地功能的公共政策,是互联网治理的一次新尝试,即用真实的属地信息消解具有强烈地域属性的非真实信息的干扰,撕掉别有用心之人的伪装,进一步用技术手段建构清朗网络。
各互联网平台,在落实这项政策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各平台开放IP属地功能,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开始发挥作用,不少网红、代购人设崩塌、直接“翻车”。网民借由IP属地,即可自行判断相关信息的真伪,上当受骗,被带节奏、蹭流量的风险大大降低。技术治理的效能,正在高效精准自然地释放。
当然,不限量ip代理有些网民也担心隐私问题。需要澄清的是,IP属地与IP地址并非同一概念,IP属地只能显示出用户所在城市、国家/地区,暴露用户住址等隐私的风险极低。也就是说,公开IP属地信息,在打击网络虚假信息的同时,也最大程度考虑了隐私保护问题,是建设性和谦抑的政策,应当予以肯定,并大范围推进。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随着各大平台开放IP属地功能,有人动起了歪心思。近日,有媒体报道,随着各大平台IP归属地功能的上线,付费“IP代理”的生意红火了起来。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微博开始在部分领域显示IP属地时,不限量ip代理就已经有账号修改了IP属地信息。
治理与反治理永远是一对矛盾。互联网各种灰黑产业链沉潜既久,开放IP属地功能,面临着被消解的潜在风险。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于治理部门来说,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治理之策,只能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打补丁,堵漏洞,进一步加强对“IP代理”的打击,以更加有力的手腕,更加犀利的行动,更加细密的政策,维护好开放IP属地功能的现实效用,不给“伪装者”可乘之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王玥
更多精彩文章
长按二维码关注
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