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科学家创业者能够做到一条大路直通罗马。
实际上,他们需要不停地转弯前进,再转弯再前进,才能抵达理想之地。在科研领域中,他们需要不断考虑新思路来攻克一个个研究难题。当进入到技术成果转化研究时,更要不断试错,克服自己在商业领域的“先天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道。
2022年5月,动脉橙果局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三峡库区药用资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谭君教授进行了一场对话。在此次对话中,谭君教授分享了他从科学研究再到成果转化思维不断转变的故事。橙果局根据采访实录进行了整理和编辑,与大家一同了解这位科学家创业者的成长。
#01
从科研跟随者到引领者
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药物研发之路不好走,这是医学界公认的难题。
许多大药企业都在NASH领域铩羽而归。2020年5月,GENFIT公司宣布其GFT-505(elafibranor)的Ⅲ期临床失败,并停止该药在NASH领域的开发;同期,吉利德公司宣布其GS-4997(selonsertib)的Ⅲ期临床失败;2020年8月,Albireo Pharma公司也宣布其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抑制剂elobixibat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失败。
尽管如此,仍有一批人选择前赴后继,期望攻克NASH这座肝病领域的最后堡垒,谭君教授便是其中的一员。
今年2月,谭君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The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Trim31 allevi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targeting Rhbdf2 in mouse hepatocytes”。
不仅如此,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领域的相关论文又相继登上了Hepatology、Redox Bi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
论文截图在谭君教授的研究中,确定了肝细胞上的一种名为iRhom2(非活性菱形蛋白2,Rhbdf2)的蛋白质可能在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此外,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了Trim31能够靶向催化iRhom2蛋白K48泛素化链,促进iRhom2蛋白酶体降解,从而减少iRhom2下游炎性信号和脂质代谢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进而显著降低肝脏中炎性因子的水平,肝细胞损伤,早期胶原纤维的生成和糖代谢的紊乱。以此提出了泛素化降解iRhom2的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的NASH治疗策略。
这个最新的发现实属来之不易。
首先是针对国内研究环境而言,保守跟随成为主旋律。当谈及国内NASH药物研发环境时,谭君教授表示:“国内的研究主要是追踪国外,并且目前在NASH领域都是关于传统药靶的研究,特别是针对脂肪合成、胰岛素抵抗等。”
实际上,很多新的靶点发现都源自于国外,国内的研发资金太少,研发投入太低,整个环境很难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因此,许多研发人员索性直接跟着国外搞。再加上NASH病理机制过于复杂,学术界对其了解还不够,现有靶点的特异性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谭君教授及其团队不再随波逐流,他们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把iRhom2蛋白降解,利用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发现Trim31和iRhom2蛋白在体内是可以相互作用的,经过成千上万的实验验证,团队发现两者发生作用能够导致iRhom2被降解,有望缓解NASH引发的病症。
据了解,对NASH而言,Trim31是一个全新的靶点。这意味着谭君教授及其团队在力保科研本身正确性与创新性的同时,还能够从国内众多跟随者中突围出来,成为NASH药物研发领域的引领者。
其次是在研究过程中,iRhom2蛋白酶抑制剂的发现也不是一帆风顺。谭君教授告诉我们,团队此前发现在敲出iRhom2蛋白基因后,炎症水平非常低,这表明了iRhom2蛋白的活性抑制能显著降低炎症水平,但难点在于iRhom2靶点不可成药,其抑制剂很难找,即使发现了某些抑制剂,但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
最后是找靶点难,在国内外这么多年的研究中,对NASH真正有效的靶点寥寥无几。目前,在谭君教授的最新研究中,一些药物分子正处于合成阶段,即将进一步开展临床前研究。
谭君教授这样感叹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知道发现的东西是有效果的,但是苦于找不到药物,这让人十分失望与苦恼。”
其实,这样的失望与苦恼同样困扰着大多数科学家。但面对科研困境,他采用了最老实的方式来打破。
只有做大量的实验才能发现新东西。历时5年多的研究,花费数百万元,使用了上万只实验动物,才得出了让人满意的答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谭君教授亦是如此,在失败中探索真理的足迹,在失望的黑暗中寻找着希望的光影。
#02
从方向到管理,经历了两次思维转变
《自然·通讯》文章的发表仅仅只是开端。
众所周知,NASH药物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许多投资机构都翘首以盼,有的甚至率先入局。因此,谭君教授的成果一经发表,便有投资机构找上门来。
目前,谭君教授及其团队已经和生物医药领域专业投资公司——夸克医药(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商业化合作意向。在未来的计划中,双方拟推进以NASH新靶点小分子药物为主要管线的生物制药研发。
但是,这并不是谭君教授第一次科研成果转化,而是在总结与反思后做的新一次尝试。从2018年起,谭君教授就开始了创业之路,努力将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转化市场应用上。“我的成果转化走过许多弯路。”他这样回忆到。实际上,在过去的经历中,他的成果转化思维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改变。
第一次是在选择方向上。
最开始的转化目光并没有放在药物研究上,而是聚焦在大健康产品和食品方面。在他最初的观点中,药物的创新转化难在研发,不仅研究耗时太久,就连初期效果也十分微小,不如大健康产品和食品来得简单有效。
但事实证明,大健康产品和食品市场存在着两个巨大的弱点,导致转化之路十分狭窄。一个是估值太低,赚不到钱,投资机构大多不愿投;另一个是市面技术模仿性太强,而大健康产品主要依靠营销。一阵体验下来,最后发现产品全在自己手上,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在大健康产品与食品领域吃了亏后,谭君教授发现了药物成果转化的闪光点。虽然研发过程是十分漫长的,但相对于前者,资本介入后在创业上就设立起两个高门槛:第一是估值高,不管是投资机构还是科学家本人都能看到研究的回报;第二是技术要求高,这就让许多模仿者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是产品的管理上。
如果说落实到具体产品中,谭教授则做得更多,例如基于中药材研发出儿童皮肤止痒的健康产品、绿色安全的次氯酸消毒液等。这些都是好产品,市场也需要,但就是产品管理的门道始终琢磨不透。
让谭君教授引以为傲,甚至愿意拿出来向记者展示的产品就有次氯酸消毒液。谭君教授告诉我们,该次氯酸产品的技术是十分先进的,2020年还吸引了《重庆日报》的关注,特别为其做了一篇报道。针对产品本身而言,其稳定性也是一骑绝尘,市面上同类产品的保质期大多在一年,而他的产品可以稳定到两年。
令人遗憾的是,谭君教授的次氯酸产品并没有走出重庆。“我们没有精力去搞公司管理,产品营销搞不赢别人。”谭教授一脸无奈地向我们说到。
这是大多数科学家创业者的通病,没有精力去学习公司运营,专注于将技术研究到顶端,对于销售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基于此前成果转化的经验,谭君教授在NASH领域科研成果转化上显得更加成熟,以技术入股,将投资和公司运营交给专门的人去做,这为研发团队解决许多后顾之忧。
#03
科学家与企业分别掌舵
在谭君教授看来,科研人员应该更加专注于研发,将产品运营和公司管理等工作交给投资机构。只有科学家和企业两两搭配好,各司其职,才可以更好地走上转化之路。
科学家创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那些遇到困难会解决,遇到路口会转弯的科学家,才能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走到最后。
“坚持研发”是第一道刀口。对于硬科技创新来说,资本市场是非常认可的,只要保证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想象力。那么,因为新的研发投入而导致盈亏平衡点晚一到两年,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创业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工作。
“资源链接”则是成果转化的桥梁。对于科学家来说,除了要做好自身,即专注产品研发之外,还要懂得利用外力,即精准链接投资机构。
科学家在选投资机构的时候,一定不能只向“钱”看齐,当然也不能向投资机构的“名气”看齐,而是要根据企业当时的情况进行定向选择。例如在早期,可以选相对熟悉的投资机构,而到了中后期,就可以选择一些产业投资机构。
与做科研需要团队协作一样,创业也同样如此,一定是团队分工合作,各自发挥自身所长。
站在这一点上,科学家不能只顾着“单打独斗”,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而是报以绝对信任的理念,将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做,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并充分相信自己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