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只到7000多只!她带“朱鹮”飞出绝境

1981年,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被重新发现。40年间,朱鹮从7只繁衍至7000多只,飞出洋县,飞越秦岭,飞向全国,飞到海外,中国的朱鹮保护被国际公认为濒危动物保护的典范。奇迹背后的“朱鹮妈妈”也备受关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

央视纪录片《绝境求生》热播,这个温暖的故事让“朱鹮妈妈”常秀云走入人们的视线。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朱鹮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了世界濒危物种。为了保护朱鹮,常秀云常年奔波在秦岭密林中,像妈妈一样守护着这些美丽的鸟儿,不遗余力地做着朱鹮的野外考察及研究工作,相继攻克了朱鹮的野外就地保护、人工饲养繁殖、异地再引入等技术难题,使朱鹮数量从最初的7只增至7000多只,成功将这个物种从濒临灭绝的边缘救了回来。

常秀云 陕西省林业局教授级高工,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最美生态人物等

朱鹮成了金字招牌

乘高铁从西安出发,一个小时便可到达汉中洋县。这里是朱鹮之乡,也是鸟儿们的天堂,近年来更是成了观鸟胜地。爱鸟者们扛着“长枪短炮”在此聚集,用手中的镜头捕捉着朱鹮的身影。

“朱鹮很聪明,是人类的伴生动物,喜欢与人为邻,常和白鹭一起觅食,觅食时把头扎进水里,不易发现天敌,但只要白鹭一飞,它立刻就会警觉;朱鹮很优雅,滑翔式的飞行会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朱鹮也很友善,从不主动和别的鸟打架……”说起朱鹮,常秀云像母亲说起自家孩子,自豪感满满。

常秀云从小就喜欢动植物,考大学时毫不犹豫选择了生物专业。1981年科学家在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正在读大二的她“莫名地激动”。大学毕业后分到陕西省林业厅,她如愿从事了朱鹮保护工作。当时的她就暗下决心:绝不能让朱鹮在自己的手里消失!

上岗后不久,她就被派到洋县姚家沟调查一只朱鹮的死因。山里没路,山势又陡,荆棘密布。她向当地的同事临时借了一双黄胶鞋进了山。一路上裤子被树枝剐破了好几个洞,手边也没针线,只好用藤条把裤子串起来再绑在腿上。三个小时后,她站在了姚家沟,第一次见到了朱鹮。

朱鹮平时都躲在山里,看得见摸不着,如何保护?朱鹮“娇气”,对环境很“挑剔”,可挑剔的朱鹮为什么会在洋县现身?考察后发现:洋县地处大山深处,山里闭塞少有污染,农民还保持着传统的耕作习俗,从而为朱鹮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进一步研究后又发现:朱鹮对“666”和“DDT”最敏感,而这两种农药会直接影响朱鹮的繁殖功能,“所以保护朱鹮的第一步就是保护环境。”

为鼓励农民坚持不用农药,常秀云和团队想方设法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比如养牛养羊、引水修路、做有机农业等。告诉村民不要砍伐栖有朱鹮的树木,冬天水田也要灌水,水里有鱼有虫,朱鹮才有觅食之地……”。渐渐地,人们发现,谁家的田间地头有朱鹮光顾,谁家的大米、蜂蜜等就能卖上好价钱,“朱鹮成了金字招牌。”

从蛇嘴里抢救朱鹮

环境的恢复需要时间,最初的保护很艰难。那时常秀云在山里一住就是数月,和同事们在朱鹮筑巢的树下搭棚拉网,24小时值守,帮朱鹮驱赶天敌,投喂食物,防止幼鸟掉落……山里条件简陋,床上只有一层稻草和一张床单,夜里她睡不着,感觉浑身痛痒,天亮后才发现,身上满是疙瘩,原来是被臭虫叮了一夜。

最初的10年付出很多,但保护成果并不理想,朱鹮数量一直在个位数徘徊。1991年,洋县成立了朱鹮救护站,常秀云率团队开始着手朱鹮人工孵化的研究。“天天用望远镜盯着朱鹮的巢,观察成鸟翻卵的方式、时间、间隔、次数等,为人工繁育积累数据和经验。”

这是一个“吃螃蟹”的过程,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1993年,第一只人工孵化的朱鹮终于破壳而出,紧接着面临的是幼鸟的喂养问题。“自然状态下都是亲鸟将食物反刍给幼鸟,但人工孵化的幼鸟没有‘母乳’,我们就把朱鹮最爱的泥鳅碎成糊状给幼鸟做‘奶粉’,小鸟果然吃得很香。”

动物保护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自然繁殖,“我们就在大网笼中设小笼,给朱鹮搭建‘情侣套房’,并在旁边放上一些柴草,让朱鹮衔来筑巢,因为朱鹮只在自己的巢里产蛋孵卵。”人工孵化+自然繁育,使朱鹮数量明显上升,2000年时,朱鹮已达100多只。此后保护工作进入了快车道,朱鹮的数量也呈几何倍数增长。

2007年,禽流感来袭,为避免“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也为使朱鹮适应野外环境生存,常秀云和团队首次将26只朱鹮在陕宁实施异地放飞。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年就有一对孵化了三只幼鸟,常秀云高兴得直夸“这群朱鹮很争气”。

从此三只幼鸟成了她心心念念的宝贝,没想到意外从天而降。一天中午,树林里突然传来亲鸟的惨叫声,“不好,出事了!”常秀云赶紧往朱鹮筑巢的树下跑,用望远镜一看:巢里竟然盘踞一条蛇!蛇是朱鹮的天敌,眼看三只幼鸟性命不保,常秀云急得不得了:“快,拿竹竿把蛇捅走!”同事赶紧扛来竹竿。竹竿短,够不着!再接一段!好!这次够到了!巢里的蛇受了干扰,不情愿地溜走了,衔着的小鸟也从嘴里吐了出来。

但小鸟已经耷拉了脑袋和翅膀,完了完了……常秀云心疼得掉了泪。之前为了防蛇,她和同事曾想过很多办法,在树干上抹黄油、包铁皮甚至插刀片,后来又包塑料布,可这条蛇潜伏在旁边的竹林里,直接飞到了树上,“怪我,忘了蛇会飞……”常秀云边说边抹泪。那另外两只小鸟呢?会不会也……她重新拿起望远镜,转而破涕为笑:“呀,那两只小鸟还活着,看,它们在动……”

洋县的朱鹮有了铜川籍“孙子”

陕宁放飞有经验有教训,但无疑是成功的——朱鹮成活率达到了56%。2013年,朱鹮第二次放飞,放飞地选在了铜川,但为此引发学界争议。有专家认为,铜川的地理、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不适合朱鹮生存,常秀云却坚持“没问题”。

她并非固执己见。为了给朱鹮选择新家,常秀云徒步在铜川做了大量考察。铜川有许多鱼塘,那是朱鹮的天然“食堂”;铜川境内有一条沮河,沮河上游虽有煤矿,但煤是水的物理净化剂,河水至下游已经没有污染,河里的小鱼小虾螃蟹泥鳅等也都是朱鹮的最爱,食物的丰富度完全可以满足朱鹮的需求;河道向阳,即使冬天结冰也是薄薄一层,不会影响朱鹮的觅食;另外黑鹤、白鹭、苍鹭等朱鹮的伴生动物也都生活在沮河附近……理由很充分,专家们被说服了。

那年7月,铜川柳林林场附近搭起了大棚,常秀云要在这里为朱鹮放飞做野外生存训练。林场偏僻,森林茂密,整个林场宿舍就她一个女人。半夜起来上厕所,树叶在风中刺啦啦响,间或伴着几声野兽的吼叫,令人头皮发紧。最害怕的是草丛里的蛇,每次出来都要带着棍子——打草惊蛇。林场伙食也简单,平时馒头咸菜,油泼面是最好的饭。“但我不觉得苦,只要朱鹮能够成功放飞,我就满足了。”

为了让朱鹮熟悉新家,学会自主觅食,常秀云把朱鹮翅膀粘住,每天天不亮就把它们抱到河边,晚上再抱回来。七月的太阳火热毒辣,晒得人头昏眼花,但看到朱鹮用长长的尖嘴从河里捕到泥鳅或青蛙大口吞咽的样子,她非常开心,“行,看来生存不成问题了。”朱鹮们也争气,第二年就筑了巢、产了卵、孵出了幼鸟。当时有记者随常秀云一同到铜川考察朱鹮,一头短发的她指着树上刚孵化的幼鸟风趣地向记者打着比喻:“看,洋县的朱鹮有铜川籍孙子啦!”

从1981年到2021年,40年时间,朱鹮的种群数量扩大了1000倍,分布区域从汉中扩大至浙江、河南、四川等周边地区,受危等级从极危降为濒危。保护朱鹮也让洋县的环境大为改善,“朱鹮之乡”同时又是“汉上明珠”。“你知道那有多美吗?春天,油菜花开了,地上是花海,空中是飞鸟……”。

常秀云很诗意,即使艰苦的野外生活也从未泯灭她的诗意情怀。她说:“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保护朱鹮。但这件事我做成了!”从7只到7000多只,朱鹮保护无疑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新年伊始,常秀云的新愿望是建一座以朱鹮为中心的野生动物保护博物馆,从专业的角度推广朱鹮文化,让朱鹮繁衍生生不息。

来源: 中国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