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住房更新——“选择性邻里”计划

背景

美国自1937年颁布了关于公共住房的《美国住房法》以来,就将公共住房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大规模的公共住房供应业相应导致一些不可避免地问题,例如贫困集中、种族隔离、仿佛闲置率高、环境破坏、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介于此,美国政府角色由住房直接供应方向住房需求补贴方转变,而供应方式则由新建公共住房向既有公共住房的更新转变。“公共住房更新”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核心。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推行的“希望六号”(HOPEⅥ)计划是美国住房政策转变中最有影响的实践之一。该计划改变了以往的单一的住房更新的方式,而是将环境改善、社区发展、城市复兴等多种内涵统一于住区更新的过程中,设立了包括住房改善、环境提升、减少贫困聚集、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四个方面的社区更新目标。

“希望六号”的实践实现了部分设定目标,拆除了较大数量衰败的公共住房,较好的分散了贫困人群,将原公共住房去改造为小规模的收入混合型社区,对周边社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居民被迫搬离,自身利益遭受损害,更新后的公共住房标准更严励,一部分居民没有获得回迁资格。而迁出的居民没有后续有效的援助,自给自足的能力没有改善,产生了“贫困转移”和新的“贫困聚集”。为了改进以上问题,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推出了“选择性邻里”计划。

“选择性邻里”计划

在“希望六号”计划的基础上,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提出了“选择性邻里”计划,其目的是在贫困分散的同时解决社区中相互交织的各种问题,通过与交通、教育、司法、民政部门等其他联邦机构合作,应对住房衰退、犯罪、缺乏教育前景和经济联系等让家庭和社区处于严重困苦之中的相互关联的挑战。“选择性邻里”计划提出了关于住房、居民和社区的三个核心目标:针对住房,将衰败的公共住房或资助住房更新为高能效的混合收入住房;针对居民,为居住在衰败住房及周边社区中的居民带来明显的更新效果。尤其关注居民的健康安全、就业与教育;将贫困社区改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混合收入社区。使其具有良好的服务、高质量的教育机构,公共资产与公共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就业率得到提高。

“选择性邻里”计划针对不同社区情况采取分类资助的策略,授予两种形式的“选择性邻里”计划拨款:规划类拨款和实施类拨款。规划类拨款帮助那些还不具备条件的社区提高其实施更新的能力。实施类拨款用来资助已提出计划并开始推进的社区更新项目。为申请实施类拨款,社区必须制定综合更新规划,进一步深化与落实上述3个核心目标。对于更新规划,“选择性邻里”计划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住房、居民与社区更新的核心目标被进一步分解为11项具体内容。

关于住房:

通过修复、保护和(或)拆除及替换等方式将严重衰败的住宅项目更新为体现节能设计原理的住宅。

 除经特殊许可,所有被拆除或转换用途的公共住房或资助住房都需符合“一对一”置换规则(“one-for-one” replacement rule)。

满足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可达性要求。

关于居民:

更新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公众参与。

提高更新后住宅及周边邻里居民的经济自给自足能力。

对每一符合条件的居民应满足其还迁意愿。

项目实施期间直至完全入住,跟踪迁移居民的情况。

对因更新而搬迁的居民适当地提供支持服务、迁移咨询与住房搜寻帮助。

关于社区:

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合作,参与当地社区规划,结合有效的社区服务系统、家庭支持与综合性的教育改革,改善社区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与生活状况。

确保建立在经济、教育和环境基础上的社区长期生存能力。

通过保护可支付住宅或采取其他必要行动,确保原住户共享社区更新成果。

“选择性邻里”计划的合格申请者包括当地政府、公共住房机构、非营利组织以及与某一公共机构联合申请的营利组织。HUD还严格规定了符合申请条件的公共住房社区的标准:①贫困人口集中;②严重衰败的公共住房或资助住房,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犯罪率高房屋闲置率高或不合格住房多、缺少学校。

2010至2013年,共有56个城市社区获得总额1597.4万美元的规划类项目拨款;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的13个社区获得总额3.514亿美元的实施类项目拨款。迄今为止,“选择性邻里”计划拨款已达3.67374亿美元。

“选择性邻里”计划的特征

在操作层面,“选择性邻里”计划有三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首先是扩展了合法申请者的范围,“选择性邻里”计划中允许的申请者包括地方政府、公共住房管理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希望六号”计划饱受病诟的一个因素是其过于依赖联邦财政,“选择性邻里”计划由于拓展了申请者的范围使得各类申请者能够有效促进更新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申请者可申请包括联邦资助、地方政府资助、住房借贷银行资金、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的税收抵免计划、社区团体资助等多种资助,形成混合的更新资金构成模式。

其次是申请机制对公众参与提出了明确要求,一直以来,尽管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更新计划要求必须实现市民的参与,但由于更新目标社区居民相对贫困,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组织使得市民的参与较为被动和低效,“选择性邻里”计划的申请程序要求在申请者申请之初,就必须建立起包括地方政府、社区管理者、社区利益相关者、社区服务组织等众多角色在内的行动组织,这使得在项目申请之初参与社区更新的各角色在行动目标上就达成了一致,在申请更新资金之前,“计划”规定申请者必须对规划实施过程、安置与就业等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计划,并且在提请申请之前召开至少两次以上公开居民会议和一次以上社区会议才符合申请条件,这一规定对实现较为广泛的市民参与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第三是计划由原来常用的对公房的更新转为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更新,并通过将一部分更新资金作为支持社区发展的专项费用,用以为社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医疗途径等,来改善贫困聚集、居住隔离等社会问题。

小结

从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历史来看,极少有住房政策只关注住房本身,几乎所有的住房项目都不仅仅是为了提供舒适而廉价的住房。“希望六号”计划与“选择性邻里”计划也不例外,作为近期两项重要的公共住房更新政策,二者都不再只是物质环境的更新计划,而是将物质环境更新与社会变革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选择性邻里”计划中,以申请者为主的多方协同组织成为社区的代言人,其不仅构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社区权力机构或社区利益代理,在更新资金筹集上拓展了渠道,更在拟定社区发展计划上起着整合多方意见,确立共同目标的作用,这种以维护社区共同利益为目标的行动组织在社区更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更新的程序设定上,政府对公众参与进行了明确细致的规定并将其与项目资金申请挂钩,有利于促进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促使社区居民主动行使自身权力的途径之一。可见,社区更新的目标不应仅停留在物质更新上,而应以实现社区发展,促进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为目标,社区居民的持续性的自主更新是社区更新的理想状态。

从“希望六号”到选择性邻里”计划的改变,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避免城市更新中产生新的居住隔离,倡导混合居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住宅改造到居住区整体更新,扩大更新规划范围,统一规划、分别实施。整合各种资源与更新项目,形成城市居住区更新的长效机制。推进社区公众参与,倡导多方合作的城市居住区更新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昌鸣.张祥智.李湘桔.从“希望六号”到“选择性邻里” —— 美国近期公共住房更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5,01:41-49.

?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GWCG&v=%25mmd2FBlSGRBw5vApIp5tpdkmFkkoc%25mmd2FMh3pPIAdxgMc8M%25mmd2Baa5%25mmd2BnagRSRQv%25mmd2B0eneP3cbX0

[2]刘辰阳.走向社区发展——国外社区更新的经验与启示[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中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147-1153. ?dbcode=CPFD&dbname=CPFDLAST2019&filename=ZHCG7&v=9CPJG6c4waOKig%25mmd2Ffjio%25mmd2BSX1M%25mmd2BEBDgCnb%25mmd2BvpyHREoipmCxHBGLQLCAqMuAHoAESA3RczkYFLVet8%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