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面临收购,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

本周,IT界可能有大事要发生!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博通正在洽谈斥资约600亿美元(4000亿人民币)收购VMware的事宜。

博通Broadcom,总部美国加州,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生产半导体公司之一,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企业,年收入超过 25 亿美元。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大型并购案例。VMware,总部美国加州,全球云基础架构和移动商务解决方案厂商,2003年被EMC收购,2015年随着EMC被卖给戴尔,同年在华成立合资公司。

对收购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很多用户看到的是VMware一天市值飙升100亿。但是对于VMware的用户,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可能并不是那么友好。很多人说,好的关系是一场双向奔赴,而现在的关系呢,是用户心有顾虑,未来不知是否可期。

VMware的产品本身除了贵,其他还是不错的,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下滑的厉害。在虚拟化市场,据计世资讯研究数据,VMware中国市场份额从曾经的73.5%,下滑到2020年的31.5%;在超融合市场,据IDC报告,2019年至今,VMware的市场份额从41%下滑到20.7%,三年缩水一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外企业售后服务本身难度比本土企业要大,售后跟不上用户需求。另外一方面是受到国际关系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列入到所谓的黑名单,被限制使用包括VMware在内的美国高科技。物伤其类,更多没有在名单的企业也在寻求VMware的替代。如此恶性循环,VMware在华利润下滑。

2021年1月,包括2016年上任的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在内三位高管离职。在职位空缺大半年之后,原微软中国企业商用事业部总经理原欣终于到位,接替郭尊华开拓中国市场。其实不止是中国,VMware全球掌门人帕特·基辛格2021年1月去了英特尔,VMware全球和中国区战略都可能受到影响。用户,尤其是中国用户的担忧不难预见。

除了换帅,VMware近年来的收购传闻从来就没有断过,尤其随着EMC被卖给戴尔之后,戴尔对VMware的81%的所有权就有无数种战略可能。完全收购、卖出全部或者部分、拆分VMware等等都是摆在戴尔面前的战略思考。此次博通愿意以400亿甚至是600亿美金来收购VMware对戴尔而言是个不错的战略选择,毕竟能出得起这个价格的大厂寥寥无几。

很多时候,厂商间的战略双赢给资本市场带来“惊喜”的同时也极有可能给用户带来“惊吓”。尤其是博通,如果收购VMware后很可能走上“软硬紧耦”这条路,暂时可能快速发展,但终究属于“垄断”,跟软件定义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中国的很多VMware用户都已经行动,开始寻找可以替代的产品,要求既能纳管之前的VMware的架构,又要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实现全面的国产化替代,性能还要跟VMware不相上下。

在VMware定位的云基础设施领域,我们可以在中国市场上找到华为、新华三、华云这样的私有云三甲企业,也有在国际权威分析机构Gartner超融合魔力象限中能够跟VMware同台竞技的深信服、安超云等厂商。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用户完成了从VMware到国产软件的迁移,让更多用户更有信心。

国内某集装箱集团用国产超融合软件将VMware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安全虚拟化等在通用X86架构上实现,满足明东集装箱简单便捷、安全可靠的云化部署和数字化、国产化转型需求。某大型航空材料企业也采用国产云方案融合vSphere虚拟化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支持新资源池和旧VMware资源池统一纳管,满足了管理和资源上的需求,逐步实现VMware替代。

今天《人民日报》刊发了《让更多国产软件大显身手》一文,写到“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正当其时”,给了中国软件企业巨大的鼓舞。我们也相信,中国企业能够在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中不断依靠自身研发,打造自主可控的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体系,实现对VMware等美国技术的全面替代,在供应链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被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