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担任美国申奥大使,胡锡进:让她做中美之间的文化沟通者

  谷爱凌担任美国申奥大使,胡锡进:让她做中美之间的文化沟通者

  谷爱凌在《时代》杂志举办的一个活动上对记者表示,她从不后悔北京冬奥会期间代表中国参赛,同时她透露,自己已经是美国盐湖城申办 2030 年或 2034 年冬奥会的大使。她因此再次成为互联网舆论的焦点。

  谷爱凌年初代表中国参赛,对自己的身份做了一次定义,她至今没有否定那个定义。之后她拓展事业的过程有可能增加对自己身份的定义,但从名人的通常做事逻辑看,她今后应不会否定北京冬奥会期间的身份定义,而是让过去的定义延伸。

  请注意,《时代》自己的报道,在标题上用了 " 中国的谷爱凌 " 字样,而且,中国的丁俊晖和申雪 / 赵宏博此前分别担任过伦敦、平昌申办奥运会的大使。

  鉴于谷爱凌的特殊身份,我们应该包容她身上有比普通人更多的国际化、全球化符号。不能因为她代表中国参赛了,我们就对之后她的言行流露出任何 " 美国元素 " 而高度敏感,甚至一惊一乍。

  老胡想说,谷爱凌不后悔代表中国参赛北京冬奥会,中国人就没必要后悔给了她那次机会。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记忆,当时产生的效果很好。

  至于今后,谷爱凌会继续成长,她的个人事业也会拓展。她是中美混血,一个跨文化的体育精英,中文英文都很好,这些都是事实。她拥抱全球化,希望自己的身份因全球化如鱼得水,但中美关系的高度紧张极大增加了她在中美之间穿梭并扮演积极沟通角色的难度。她必须有能力处理好这当中的复杂性。

  北京冬奥会期间,美国一些精英的反应非常负面,指责谷爱凌在美国接受了培养,却代表中国队参赛,是一种 " 背叛 "。当时在中国人看来,那些美国精英很小心眼。

  中国人整体上必须表现得比那些指责了谷爱凌 " 背叛 " 的美国人更大度,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另外我想说,在当前地缘政治严重突出的时候,我们不妨鼓励谷爱凌做中美之间的一位文化沟通者,通过她把中美社会的情感尽量拉近一些,而不让她成为中美对立的一个符号。

  所以,我更愿意祝愿谷爱凌做盐湖城申奥大使期间同样扮演一个成功的角色。

  谷爱凌担任美国申奥大使,胡锡进:没必要过度敏感,应该鼓励她

  6月8日消息,冬奥冠军谷爱凌在TIME100峰会上透露,她将担任美国盐湖城申办2030年或2034年冬奥会的大使。谷爱凌还表示:“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选择代表中国!”

  

  谷爱凌的言论在中国引起了强烈讨论。这位18岁的中美混血少女再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不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为海外申办奥运会助力。丁俊晖曾担任伦敦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形象大使;陈露和申雪/赵宏博也分别为俄罗斯索契、韩国平昌申办冬奥会担任过大使。

  对于谷爱凌担任美国盐湖城申奥大使一事,资深评论员胡锡进也有话要说。

  胡锡进认为,谷爱凌做了美国盐湖城申奥大使,这不值得大惊小怪。“时代周刊在报道此事时仍然称她‘中国的谷爱凌’,我们有必要反过来过度敏感吗?”

  

  胡锡进讲到,从名人的通常做事逻辑看,谷爱凌之后应该不会否定北京冬奥会期间的身份定义,而是让过去的定义延伸。

  “鉴于谷爱凌的特殊身份,我们应该包容她身上有比普通人更多的国际化、全球化符号。不能因为她代表中国参赛了,我们就对之后她的言行流露出任何‘美国元素’而高度敏感,甚至一惊一乍。”胡锡进说。

  

  “中国人没必要后悔给了她那次机会(指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记忆,当时产生的效果很好。”

  胡锡进认为,谷爱凌是跨文化的体育精英,她拥抱全球化,希望自己的身份因为全球化而如鱼得水;但当前中国关系紧张,极大增加了谷爱凌在中美之间穿梭并扮演积极沟通角色的难度,她必须有能力处理好当中的复杂性,

  

  最后,胡锡进说:“我们不妨鼓励谷爱凌,做中美之间的文化沟通者。通过她,把中美社会的情感尽量拉近一些,而不让她成为中美对立的符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