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医生倾力援助完成东帝汶首例动态心电图检查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近期,东帝汶吉多·瓦拉达雷斯国立医院完成了该国首例动态心电图检查。

若泽·席尔瓦老人,今年75岁,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近期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症状,四川省人民医院援东医疗队心内科温连彬医生在接诊若泽老人的过程中发现老人心律不齐,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于是温医生应用刚从国内带来的动态心电图仪为老人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老人频发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共计2.4万余次,这份报告为老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老人后期治疗效果良好并顺利出院。

温连彬医生(左一)和若泽·席尔瓦老人(右一)

2021年10月19日,作为第九批中国援东帝汶医疗队队员,温连彬医生从成都出发,赴东帝汶工作两年。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到达工作地点后,还是被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所震惊。“很多检查和治疗项目没有开展,呋塞米这样的基础用药都不能稳定供应,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也只有链激酶溶栓可选。”

艰苦条件下如何开展工作,是摆在温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正式进驻国立医院工作后,温医生确定了工作目标,首先详细了解医院医疗现状,找出临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然后循序渐进开展东帝汶所需诊疗项目。“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心电图,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这是心血管内科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措施。如果能开展这项检查,将大幅提高东帝汶心血管疾病诊断能力。”

怎么“弄”到动态心电图仪?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东帝汶没有这种仪器,如果从国内采购,暂时没有办法将仪器送到东帝汶,因为很多物流公司的目的地没有东帝汶,根本无法邮寄。

经多方打听,温连彬医生终于联系到一位赴东帝汶工作的中国企业员工,温医生立即从国内采购动态心电图仪,并委托这位员工带到了东帝汶。

然而,仪器到了东帝汶后又遇到了另一个困难。“虽然在国内时几乎每天都在看动态心电图报告,但真正自己撰写报告,还是感觉无从下手。东帝汶没有心电专业医生,也没有可以依靠的支持,一切都得自己动手。”温医生下载了《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心电图测量技术指南》、《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等文献,仔细研读领会,亲自撰写修改报告。经过这样的努力,才使得若泽·席尔瓦老人成为该国第一例受益于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

当得知自己是东帝汶第一个完成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时,患者和家属表达了对中国医疗队和温医生由衷地感谢。

在开展这项新技术的同时,温连彬医生想得更多的是让东帝汶医生掌握这项技术,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因此,每次检查动态心电图,温连彬医生都会和当地医生一起完成,手把手演示如何放置电极、检查仪器、分析数据、撰写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东帝汶医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这项检查了。

该项检查的开展为当地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患者再也不用出国做这项检查了。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