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古老非遗连接现代生活的融合通道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曹 铮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全国各地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的重点活动有“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6月5日 《工人日报》)

  从2005年国务院决定于次年设定“文化遗产日”,到2017年后融入自然遗产而具备新身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再到当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它见证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扎实稳健的前行步伐,彰显着国家、大众与文化遗产的紧密关系。“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非遗保护,人人参与”“文化遗产在我身边”“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每年活动主题的变迁,更折射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的发展进程。每年遗产日期间,全国各地开展的系列非遗活动面向大众、走近生活,记录着政府和大众携手守护精神家园的信心和成效。今年的活动主题突出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这无疑是文化遗产保护最鲜活的路径。

  2006年到2022年的16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陌生变为热词,其间凝聚着广大非遗工作者的心血,也反映出普通百姓重新接触、认识、乐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变过程。随着一年年活动参与性的不断增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已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民众自觉的文化聚会。正如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所说:“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只依靠新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文化遗产发自心底的关注和热爱。”只有具备足够的社会受众和群体基础,非遗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的确如此,“非遗”的活态性质决定了它只有将根脉深深地扎进生活的土壤中才能永葆生命力的独特性。多年实践不断证明着,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传承。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这些年非遗保护实践中明确的重要理念。非遗并不只是一件件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必须让非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更加贴近生活的姿态走近大众。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成功实践,打通了古老文化资源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通道——我省持续推动河北非遗购物节、河北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工坊体系建设、非遗产品创意研发营销等工作,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展示传播、节庆民俗、教育实践、研学体验、传习培养等活动,实现了文化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也让传统文化之光照进更多人的内心。

  成功的经验也值得反思:最近众多古老非遗的成功“破圈”,让非遗走出作坊,走出村落,走出街巷,走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于市井间再次复活新生,更让大众找到“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这些都说明人们并不是不需要它们,而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连接现代生活”,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需要人们对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更多思考与尝试,在传统与时代的撞击中萃取新的精华。可以想见,未来拥抱非遗的人必将越来越多,人们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也会越来越强,“非遗即生活”将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