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2月10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市“两区”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今年“两区”建设的重点方向已经确定,将从制度创新引领度、市场主体感受度、园区品牌辨识度三个维度着力,推动“两区”建设跑出加速度、增强显示度。
焦点1
“两区”建设“增强显示度”将从三方面发力
刘梅英介绍,今年“两区”建设围绕“增强显示度”将从三个方面发力。第一个发力点是制度创新引领度。“我们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着力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形成更多首创首试和引领性政策制度,为国家高水平开放贡献北京经验。”
第二个发力点是市场主体感受度,将立足投资、贸易、人才从业、资金进出等方面的便利化以及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两区”建设目标,以“政策会诊”为抓手,按年度分专题滚动推出行动方案,着重解决行业、企业发展的问题。
第三个发力点是园区品牌辨识度。将全面实施园区发展提升专项行动,可以归纳为“三个一批、四个一套”,即推出一批园区三年行动方案、深化一批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一批功能提升行动、打造一套园区服务体系、完善一套招商推介体系、实施一套形象提升工程,打造服务品牌,提升园区形象,扩大“两区”知晓面。同时,围绕创业投资、美丽健康产业等园区特色或优势领域,加大政策供给和扶持培育力度,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或制度创新高地,体现“两区”成果。
焦点2
支持北交所建设,推动衍生机构在京发展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表示,2021年,首都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603.7亿元,同比增长4.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9%,占比接近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今年,首都金融业将在六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高标准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在京中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地位。二是大力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建设,推动衍生机构和业态在京布局、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三是抓好按照“两区”建设目标,高标准推动开放任务落地,研究新一轮改革政策,促进金融双向开放。
同时建设好北京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和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王颖表示,数字人民币试点去年取得了积极进展,历经了从一个站(大兴机场站)到一条街(王府井步行街),再到“双奥之城”的建设历程,已经覆盖冬奥全场景40余万个,交易金额达到96亿元。
北京还将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持续做好民营、小微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做好风险的防范和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焦点3
《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实施
近日,《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正式实施,这是针对北京“两区”建设出台的第一个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屈浩鹏表示,《方案》对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等各环节实现全产业链覆盖,从5大方面提出17项共50条具体发展措施。
在市场准入和产品研发、注册方面,提出市场准入、国际研发合作、研发用物品通关“三个便利化”。主要包括:为创新企业开展国际医药研发合作提供便利,建立生物医药企业或研发机构的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建设“一库两站三平台”等,支持北京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创新产品研发注册,加大对创新药械研发注册的支持力度。
在临床应用方面,提出合理调整创新医疗项目价格管理机制、丰富商业健康险产品供给、建立绿色通道指导医保协商、及时将更多北京创新药械纳入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范围等,推动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
在关键要素保障方面,提出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资金、利益共享、能力建设、容错机制等6项保障措施,重点包括:组建医药健康领域知识产权联盟,支持建立“生物医药人才项目离岸基地”,设立产业引导专项基金,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完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容错机制等内容。
焦点4
北京推出“三个目录”,对所需人才精准画像
去年,北京市人社局对接“两区”建设对人力资源服务的新要求,推出了以“三个目录”为代表的多项创新举措。
北京市人社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陆晓播介绍,“两区”对境外专业人员开放职业资格考试目录包括注册会计师、医生资格、专利代理师、房地产估价师、拍卖师等35项考试,覆盖金融、建筑、规划、交通、卫生、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领域,解决了以往在京工作的境外专业人员无法参加我国职业资格考试的问题。
“两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解决了已有资格“不能用”的问题。目前,首批纳入目录的有注册会计师、教师、篮球裁判员等82项境外职业资格,涉及金融、教育、建筑与科技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等“两区”建设10个重点领域。
“两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对北京所需人才进行精准画像。目录由“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和“技能人才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两部分构成。为各类用人单位、劳动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招聘求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提升等方面都能提供相应的指引,为人力资源充分有序流动和国内外优质人才有效聚集提供精准服务。
陆晓播表示,北京市人社局将根据“两区”建设需要,适时升级完善“三个目录”,积极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支持更多国内外专业人员来京创新创业。
焦点5
在“两区”设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周立权称,北京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模式。去年4月,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成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和大兴区分中心。
两家分中心自运行以来,积极探索专业化的运行工作模式,提供专利预审业务咨询1000余次,提供快速维权咨询170余次,举办20余期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宣讲培训,为近40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知识产权服务。
他说,在“两区”设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是北京“两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先行先试工作的具体举措之一。建设分中心有利于加快“两区”建设,助力区域优势产业专利申请获得快速审查和快速确权,提升创新主体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整合市区两级知识产权资源,协调联动,助力一站式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我们在自贸区内布局了一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新建翠湖云中心、中日产业园、中德产业园等8家工作站。”他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17家、工作站84家,各区中心、工作站服务重点企业1600余家,全年提供各类服务5370家次、解答咨询12543件、组织培训554场、推送知识产权政策资讯12237条。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