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党代表_“棉花姑娘”秦素萍,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出席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至党的十九大)的党代表有40人。在喜迎二十大之际,南通市档案馆、南通日报社开设“档案里的党代表”专栏,通过挖掘档案史料和采访部分全国党代表,展示党代表风采,再现时代风貌,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建功立业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南通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实现沧桑巨变的奋斗历程。

秦素萍(左)和老伴唐如浴。

  人物档案

  秦素萍,女,1928年12月生于启东,1942年在海启崇联中读书,后日本军清乡,学校解散。1944年6月参加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坚持在启东工作。曾任乡妇联主任、区妇女科长、宣传科长、区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海门县妇委书记、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南通地委党校副校长。1960年,她回启东任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农村工作,为启东的粮棉双高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作为启东代表四次参加全国棉花会议,受到周总理的表彰和多次接见。1970年,她任南通地区农水局长、地委常委。1973年8月任省妇联主任,连任三届15年,1989年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副主任。1994年离休,担任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省老区促进会常务理事、省儿基会常务副会长、省妇联离退休老干部支部书记等职。2019年病逝。

  秦素萍,1928年12月生于启东,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海门县委副书记,启东县副县长、副书记,中共南通地委常委,连任三届江苏省妇联主任,全国妇联第四届、第五届常委。中共八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妇女干部”等称号。在职期间,秦素萍发扬战天斗地精神,实现“金山银山一担挑”双丰收,启东粮棉双高产的经验成为全国典型,她也因此三次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1958年7月,启东县委书记刘仲侯(左二)和副县长秦素萍(左一)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

  风雨同舟粮棉路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秦素萍一直坚持在启东工作,担任乡妇联主任、区妇女科长、宣传科长、区委书记等职。1960年,在三年困难时期刚开始时,她回到了家乡,担任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等职,分管农村工作。面对天灾人祸,启东和其他地方一样,人民缺衣少食,问题成堆。启东人多地少,自古粮棉难两全。秦素萍受命于危难时刻,和启东父老乡亲同甘共苦,开始了十年风雨粮棉路。

  20世纪60年代,秦素萍在启东希士一大队蹲点时,与群众一起在棉田里锄草

  在当时启东县人民缺衣少食,大量发生浮肿病的情况下,首要的任务是安排群众生活,保护劳力,调动积极性,秦素萍采取了许多具体细致的政策,做了扎实的工作,一是取消食堂、合厕分肥等;二是改大队核算为生产队核算,实行“硬三包”全奖全赔;三是公开公平合理安排仅有的口粮,每月不足16斤补足16斤,落实到户;四是适当扩大自留地,按5%划归到各户,十边隙地也分由各户种收;五是每人借一分地种红萝卜,全队再划10亩地种红萝卜,收获分配给各户等等。就是这些具体的政策,保证了群众的基本生活,保护了劳动力,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群众说:“这样做保证吃饱肚子,子弹也打不进。”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发展生产中去。

  秦素萍深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她提出“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口号。她积极组织在全县办了六百多所“红专夜校”,动员鼓励青年农民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培养了许多能推广新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的骨干力量;同时,在她的倡导下,全县又组织了一支群众性的科学技术队伍,每个大队配一名民办技术员,由县供销社补贴一点工资,这种做法当时在全国是首创。这些民办技术员负责宣传科学种棉知识,指导棉花生产技术措施,使科学种田真正成为群众运动。

启东县希士公社一大队的干部和农民代表在豆、麦间作的田里示范套种玉米的技术

  除了培养大批群众科学技术骨干帮助群众学好栽培技术外,秦素萍总结并积极推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合理轮作、套作、间作的耕作制度,经过不断研究、总结、改进、提高,更完善了启东历史的夏熟“半麦半豆”,秋熟“半粮半棉”的二年四熟耕作制,大力使用磷肥,培育高产蚕豆,又固氮养地,千方百计加强培管,解决了粮棉争土地、争劳力、争肥料的矛盾,实现了充分利用土地、时间、空间的轮作、套作、间作制度,促进了粮棉双增产。

  就这样,在启东人民和秦素萍的努力下,1962年,启东夏粮大丰收,增产一亿斤。1963年,粮棉都获得了丰收,粮食平均亩产699斤,皮棉81斤。1964年,粮棉实现了双高产。秦素萍组织力量对各社队亩产面积逐块丈量核实,粮食以实播面积计算,皮棉按国家收购量计算,粮食亩产832斤,皮棉亩产131.7斤,双双超“纲要”,在全县人均1.2亩地的情况下,调出粮食5000万斤,卖给国家皮棉76.98万担,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1965年,全县亩产皮棉达148斤。就这样,启东实现了粮棉双赢,闻名全国。

启东县通过水路运送棉花

  数上京城总理情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创造金山银山一担挑的奇迹,与周恩来总理的关心、扶持和指导是分不开的。秦素萍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更是离不开总理的关心与教诲,是周总理给了她前进的动力。

  

  视频:棉花县长秦素萍

  秦素萍每每谈起总理接见的情形便激动不已,她说:“只要一想起总理,他老人家高大的形象就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他亲切的话语久久地萦绕在我耳边,一切都像刚刚发生……”

  秦素萍1956年、1958年作为党的八大代表参加党的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八届四中全会,1975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多次会议,多次见到周总理,特别是1963年到1973年期间,她担任启东县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南通地委常委等职,先后四次参加周恩来总理亲自出席主持的国务院召开的棉花会议,多次得到周总理的接见,向总理汇报启东县的棉花生产情况,当面聆听总理的教诲。

1965年6月,秦素萍在田头与农技干部查看虫情

  1963年8月,秦素萍作为产棉区启东县的代表,出席了全国第二次棉花会议。周总理怀着沉重的心情,接见了与会代表,他说明了棉花生产的政治意义,要求代表们要看到国家的困难。总理对全体代表说:“多增产一斤皮棉,功德无量”时,所有与会人员的心都被深深震撼着,秦素萍的内心更是波澜起伏,她深刻理解了“以粮为纲,粮棉并举,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1964年3月,秦素萍代表启东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棉花会议,又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并且总理对她讲,启东1963年的棉花种植面积比浙江慈溪多,但单产比他们低,亩产皮棉只有81斤,你们要向慈溪学习。这使她倍增压力,深受鼓舞。这一年夏天,她带领县部分区乡领导干部去慈溪和常熟县西浦乡参观学习。

1965年春秦素萍传达全国第四次棉花工作会议精神。

  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是196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棉花生产会议。大会上,秦素萍代表启东介绍了1964年粮棉高产的经验,周总理很是满意,当众表扬了启东:“启东县人多地少,每人亩把多地,半粮半棉。他们县棉花高产,粮食也高产,自给有余,这个办法好,我们就是要树这样的典型,这种经验值得提倡。”秦素萍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感激,个人的声誉是小事,她代表的是启东,从此,启东这个牌子就唱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3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社论《产棉区要力争粮棉双丰收》的文章,号召全国产棉区要学习这种经验;头版二条发表了秦素萍的《启东粮棉双高产的来历》的长篇文章。

1965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秦素萍的署名文章《启东粮棉双高产的来历》一文

  1973年1月28日,在第十次全国棉花会议这个千人大会上,周总理询问启东代表,他说:“我记得启东有个女同志,这次她有没有来?”启东代表徐锡铭说这次她来了,总理就说:“叫她到主席台前,到我身边来。”秦素萍想不到总理竟如此牵挂着自己,万分激动地匆匆走到周总理的对面,总理马上就问:“你现在在哪里工作,好久没有见了?”当时省里的领导说:“她已调到南通地委任常委。”总理很是高兴,“以为你垮了,你没有被打倒嘛!”说着,他微笑着第一个鼓起掌来,顿时,成千人“噢—”地欢呼起来,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秦素萍激动得差点儿哭出声来!最后,总理又问她:“多大年纪,是启东人吗?身体好吗?”总理的关怀备至给了她无穷的力量,使她永世难忘。

  1970年9月,阿尔巴尼亚国家代表在向阳公社2大队田间考察棉花生产

  再创妇联一片天

  1973年8月初,江苏省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上,秦素萍当选为省妇联主任,这下她连任了三届,在这块领域她耕耘了十五年,撑起了半边天。

20世纪70年代末,秦素萍(前排左一)陪同全国妇联副主席罗琼(前排左三)等在江苏调研

  在其位谋其政,秦素萍组织省其他妇联干部,认真学习历届全国和省妇联的有关文件,同时虚心向妇联工作的老大姐请教,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研究,不久就熟悉了业务。她认为,妇女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一致的,妇女权益保护,既要解决提高认识问题,更要立法予以保护。但是妇女本身也要自尊、自信、自力、自强,不是消极地求权益,而应积极参加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的各项经济建设活动,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才能改变人们的认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推动各项法律保护权益的落实,才能有妇联工作的地位。因此,她在省委的领导下,围绕省委各时期的中心工作,根据妇女特点,秦素萍和其他妇联同志开创性地展开妇女工作:结合自身特长,围绕经济建设,她在全省由点到面推开银花赛,前后共建立了十七万个银花组;参赛棉田占棉田总面积的28%,银花组的棉花产量都比其他高出一成到二成,有1247个组亩产皮棉250斤以上,为全省1997年皮棉总产量首次超千万担,成为全国第一个皮棉超千万担的省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全省乡镇企业中普遍建立妇代会组织,动员组织妇女参加经济建设,发挥半边天作用,更好地维护了妇女儿童的权益。在妇女儿童工作上,她率先在全省乡镇办起了中心幼儿园,推动了全省幼教事业的发展。1984年,为了提高妇女素质,她创建了省妇女干部学校。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她又动员全社会筹集资金,建立了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省儿基会。有一万平方米的房子连成一片,这是妇女儿童自己的活动阵地。

  1985年,为大力宣传先进妇女典型和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在她的倡导下,创办了《莫愁》杂志并发行全国,从此,省妇联有了自己的宣传教育阵地。她还在全省妇女中开展“一教四普及”活动,组织编印了四十万册实用技术课本,抓好实用技术的培训,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她善于抓点带面,十几年中,在全省各市组织过18个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妇女工作的现场经验交流会;她强化基层建设,全省89%的妇代会进行过整建,89%的企业建立了妇女组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江苏妇联在一教四普及、五好家庭建设、幼托事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培养妇女干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妇联办实体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的妇女工作在全国比较领先。1989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优秀妇女干部、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1990年,她又获得江苏省老年功绩奖和省妇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离休后的秦素萍关爱着儿童福利事业

  离而不休为民忙

  

  秦素萍是中共八大代表、全国四届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四、五届常委、江苏省委五、六届委员,江苏省人大第六、七届常委。1994年,她离休了。照例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享享清福了。可她却是离而不休,仍担任江苏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省老区促进会常务理事、省儿基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省女企业家协会诚心为女企业家服务,取得了女企业家的信任和支持。女企业家们把协会当娘家,遇到问题找协会,秦素萍都千方百计全力去帮助。

  秦素萍离休后还一心热衷于儿童福利事业,她与省儿基会的同志们一起,通过深入调查大量资料认为:动员社会各界出资支持苏北贫困老区贫困女童上学,是从根本上帮助革命老区脱贫,解放妇女,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伟大事业。因而她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利用一切关系,动员省各有关单位、有实力的女企业家出资办起“春蕾班”。在她的带领下,38年来,省儿基会募资5亿元,造福贫困女童的“春蕾班”在江苏大地遍地开花,190万人次困境儿童受益,这些孩子都亲切地称秦素萍为“秦奶奶”。2004年,中国儿基会授予秦素萍“春蕾勋章”,2008年江苏省儿基会授予秦素萍夫妇“慈善大使”称号。

  2019年6月28日,秦素萍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91岁。在75年的革命生涯中,她奋斗不息,始终忠于党、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她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光明磊落;她平时衣食简朴,却将30多万元家庭积蓄资助贫困儿童完成学业。“心系人民是我一生的使命。”秦素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64年,秦素萍在希士一大队蹲点时,在棉田里锄草。

  作者:顾雨

  本文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彭小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