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志愿服务集中展示暨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6月30日,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各区、市、县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协办的“爱心汇聚‘绿丝带’ 志愿服务‘强省会’——贵阳市志愿服务集中展示暨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观山湖区举行。

  活动现场,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员代表驻足贵阳市志愿服务集中展示展板前,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积极探讨贵阳贵安志愿服务工作的未来发展。

  多年来,在中共贵阳市委、市精神文明办的指导下,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持续深入贯彻和落实《志愿服务条例》,积极发挥“联合、服务、带头、促进”作用,依托大数据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整合全市志愿服务资源,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务实有效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绿丝带”志愿服务品牌响誉全国的同时,获得了“志愿之城”的美誉。

  据了解,贵阳市“绿丝带”志愿服务品牌起源于2008年1月。当时,贵阳正遭遇五十年难遇的特大凝冻灾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竭尽全力“抗凝动 保民生”。市精神文明办与市属各媒体发起了“你帮我、我帮他、大家帮大家”爱心行动倡议,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发起了“绿丝带 爱心互助活动”,倡议路上行驶的车辆将一根“绿丝带”系在车辆后视镜上,顺路免费搭乘需要帮助的市民。广大出租车、私家车纷纷加入其中,为市民提供免费出行志愿服务。紧接着,“绿丝带”顺风车、“绿丝带”救援队、“绿丝带”互助小组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黔中大地上铺展开来。自此,贵阳市各类“绿丝带”市民互助志愿行动有序开展,“绿丝带”志愿服务品牌逐渐显现人前......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统筹支持下,“贵阳市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

  2014年,经改造升级,成立了“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贵阳市志愿服务事业朝着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持续发展和壮大,各区(市、县)也相继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或协会),在市直各窗口部门、文明单位、乡镇、社区以及人民团体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队(站),形成了市、区(市、县)、社区(乡镇)三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各社区全面开展“爱心银行”建设工作,形成全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平台全覆盖。推动新建小区建立志愿服务站,完成19个新建小区“保障房志愿服务站”建设。基于“云”技术和大数据的贵阳“志愿云”服务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志愿者实名注册、自动生成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等,志愿服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2015年12月,贵阳市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确定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模范城”(后更名为“志愿之城”)8个试点城市之一。“志愿筑城”以“志愿快乐”为导向,以“数据蓝海”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精准服务”为标准,以“痛客计划”为手段,以“模范先进”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大数据、大生态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全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精准深入,社会风气向善向好,“绿丝带”志愿服务品牌进一步深入人心。

  2018年6月,贵阳市“绿丝带”文明共建巡访团成立,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在督促创建进展、发现存在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文明劝导、宣传创建成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拓展了“绿丝带”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域。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程。清镇市、观山湖区、乌当区先后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2019年,全市建成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47个,行政村(社区)实践站1660个,率先在全省实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强力推进了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再提升。同年,贵阳市根据大数据产业发展特点,统筹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融合运营,协同发展,打造了以“1+5+N”为核心的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系统。“1”即统一的管理平台,“5”即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五大核心板块,“N”即特色功能板块,各层级各版块既相互独立、又通过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构建了多级联动的网络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做到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绿丝带”志愿服务再升级,全市组成“筑城抗疫志愿攻坚队”760余支,设置“党员示范岗”2700余个下沉基层,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参与路口执勤、监测、排除等工作。同时发挥专业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组成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在专业医护、应急救援、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爱心公益组织开展了“绿丝带守望相助温暖筑城”和“绿丝带黔鄂同心战疫”行动,近3000人参与,组织防护物资3万余件,善款200万余元、助力武汉疫情攻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1650余支志愿服务队,15万余人次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400余万小时。

  2021年,全市建立完善志愿服务高效运行机制,推进贵阳市“强省会”行动志愿服务实施,出台了《关于推进贵阳市“强省会”五年行动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贵阳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工作规则》,打造志愿服务自下而上的社会化发展模式,构建全部门联动、全领域覆盖、全行业参与的全民志愿服务格局,“一圈两场三改”“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志愿服务行动全面展开。全市累计志愿者参与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28.7万余人次,服务点位2511个,累计服务时长361.7万余小时。同年,全市开展学雷锋“绿丝带”爱心驿站试点建设,统筹推进全市乡(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窗口单位志愿服务站(岗)规范化建设再提升。

  2021年8月,中国志愿服务网信息系统2.0版本上线后,贵阳市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推进志愿者实名“云”注册、志愿团体“云”管理、志愿项目“云”发布、志愿数据“云”分析,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更高效便捷。

  2022年1月14日,贵阳贵安“强省会 利民生 爽爽贵阳我先行”——“五治”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五治”志愿服务队走进千家万户,传递温暖,幸福接力,志愿服务乡村振兴。

  截止到6月29日:全市累计注册志愿者117万余人,其中有服务时长人数为74万余人,累计服务时长3702万余小时;成立志愿服务队伍4094余支,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1万余个。全市累计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荣誉20个,其中,最美志愿者5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8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3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3个、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1个。

  在贵阳市志愿服务集中展示活动之后,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举行了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了联合会新一届理事、常务理事及班子成员,开启了贵阳贵安志愿服务的新征程。

  供稿/何建新 编辑/郑含笑

  责编/陈萌 审核/谢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