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nraid的高成本自建网盘及私有云服务:(一)基础配置

运行的服务

smb/nfs局域网文件共享Nextcloud私有云盘Jellyfin家庭多媒体服务MariaDBPortainerDocker Registry 以上除1外均可在外网安全访问,并且可以跑满带宽。

运行的虚拟机

Win10(直通RTX2070显卡以及1块NVME SSD)Ubuntu Server(作为各种后端服务的反向代理) 直通硬件的Win10虚拟机,性能损失小到忽略不计。

<前言>

前些年各种网盘经历厮杀后,最后活下来的容量大盘,好像就剩下百度网盘了吧?在使用体验方面,我个人的感觉是很不好,各种不放心(上传下载速度慢、资料安全私密性存疑)。

搞NAS的想法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行动,直到原来存放照片的移动硬盘满了,另外个人用的几台电脑各自存放了不少文件,并且重合情况严重,全面整理文件势在必行,再加上恰好有一台闲置已久的主机,于是开搞上NAS了结一切。

NAS相关话题很多人已经讨论过了,没必要在此重复。本轮折腾的重点就是全家数据上NAS,我按照从易到难的阶梯来介绍全程。

有必要解释一下“高成本”的意思:

第一是时间成本,前前后后搞了1个月时间,从零探索,阅读本文可以为你省下90%的时间;第二是硬件成本,单纯4块硬盘就花费了¥2000+了吧(当然大家知道NAS专用盘不可能这么便宜的 ,所以这么便宜的肯定不是NAS盘);第三是长期使用成本,我只能说是硬件平台属于“闲物利用”性质,因此基础功耗是应该是比较高的,加上各项服务费用,均摊到每个月,估计还是得几十块钱的成本,理论上应该跟开个百度网盘会员持平。

需要注意的是,私有云不代表安全,也从来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保持对其的执着和不断学习知识技术来维护适度的安全显得非常关键。这里所说的安全,涵盖了数据存取安全、服务器硬件安全、服务器访问安全、网络安全等众多方面。

一、底层软硬件环境及需求

更新于:2020-3-21硬件平台:X470,AMD 2700X + RTX 2070 + 32G DDR4储存:4T - parity disk2 + 2 + 2T - data disk256G NVME - cache256G NVME - host passthrough底层系统:Unraid OS 6.8.2看到硬件平台就知道“高成本”意思了,强上的原因是:主机自2017年末买回来几乎没怎么开过,甚至电源都在长期静置中自杀了(于是换新了),所以与其等放坏不如“闲物利用”,毕竟电脑最怕长期不开机。

二、安装系统与基础配置

更新于 2020-3-21

本节内容适合零基础入门级玩家。

1. 安装硬件

这没什么好说的吧?关机断电状态下接好各种设备即可。

2. 安装Unraid系统

太简单了,以至于我认为不配叫安装,叫做解压比较合适。

前提:准备一个品牌U盘,好像大于4G即可。

​unraid.net/

按照官方Wiki的安装说明操作即可:

UnRAID 6/Getting Started​wiki.unraid.net/UnRAID_6/Getting_Started 总体的安装过程就是格式化U盘,把系统.ZIP解压到其根目录,最后使其可引导。

3. 启动系统

BIOS选择从系统U盘中启动,此时显示4个启动选项,默认是命令行的“unraid os”。

正常来说选择这个即可,然后在另外的电脑的浏览器里,通过直连服务器ip来访问控制台。如果不方便,选择“unraid os gui mode”启动带图形界面的控制台,直接在服务器上做配置,完事后再重启回到命令行界面也可以。

4. 基础配置

本小节仅讲述最基础简单的配置过程,进阶设置在以后的文章详述。

4.1. 全新安装的系统需要获取trial key才可以开始试用。很简单,参考一下官网Wiki即可,点两下鼠标即可一键获取。花钱的东西,总的来说还是比免费的方便很多的。

4.2. 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分配一下校验盘(parity)、数据盘(data)和缓存盘(cache)。

三种类型的盘中,数据盘必须至少“assign”1个(没有数据盘的NAS是没有灵魂的),其他的根据需要锦上添花。为简化文字,在此假定所有盘均为空盘,对于已有数据的盘,要么挪空,要么尝试转化文件系统,后者操作复杂且有丢数据的风险。如果要分配单个校验盘,要求校验盘的容量必须大于等于数据盘中量最大的那个。如果分配两个校验盘,那么就要求其中一个的容量要符合上述条件。官方表示尚未完美支持SSD作为校验盘和数据盘,因此暂不推荐家用环境下使用。缓存盘的话,毫无疑问必须是SSD才有存在的意义了。

4.3. 控制台“Main”标签下,滚动页面到最下方,点击“Start”启动磁盘阵列。

在unraid里,必须启动了磁盘阵列,才可以使用docker和虚拟机功能。

4.4. 控制台“User”标签下,创建用户,以后通过网络访问共享文件夹的账户密码均在这里设定。

root用户仅能管理服务器,不可访问共享文件夹。

4.4. 控制台“Share”标签下,创建自己的共享文件夹,自由取名,点击文件夹名进入其详细设置页面,在这里可以设定用户访问权限和文件夹共享参数。

NAS的smb共享文件夹名称大小写不敏感,访问时“\\hostname-or-server-ip\SHARE”、“\\hostname-or-server-ip\share”、“\\hostname-or-server-ip\ShAre”都是访问到同一个文件夹。hostname-or-server-ip:主机名或ip,主机名就是NAS在网络上的名字,默认是“tower.local”,可以在 Settings > Management Access里修改(改后需要重启NAS)。

至此,NAS已配置完毕,已经可以愉快地使用了!

5. 访问NAS

5.1. Windows

快捷键 Win + E 弹出文件夹,地址栏输入“\\hostname-or-server-ip\share-folder-name”,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访问。或者点击“网络”,自动发现NAS后,双击进入。

5.2. macOS

快捷键 CMD + K 弹出“连接服务器”,输入“smb://hostname-or-server-ip/share-folder-name”,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访问。 本人在macOS下连接速度比Windows慢太多了……

5.3. Linux(Ubuntu)

sudo apt install cifs-utils sudo mount -t cifs //hostname-or-server-ip/share-folder-name /path-to-local-directory -o username=xxx,password=xxx

6. 试用期

新安装的系统有1个月的试用期,过后必须购买license才可以继续使用,可以申请延期,但最长延期不超过1个月。Basic、Plus、Pro license的unraid系统在各项功能上,除限制的储存盘数量不同,没有任何区别。

在此解释一下官方提到的限制 Attached storage devices 的意思,以Basic授权为例(限制6个):如果unraid系统开机时检测到接入了超过6个除unraid系统所在U盘外的储存设备(包括HDD、SSD、U盘、移动硬盘等),比如机箱里已经插了5块硬盘,你又插了3个U盘,那么unraid将拒绝“Start”磁盘阵列。不过在磁盘阵列启动后,unraid系统将不再限制接入的储存设备数量。

7. 备份系统、迁移升级

先说迁移升级:unraid系统的好处在于,系统本身是安装在U盘里的,升级硬件平台(比如主板、CPU更新换代)的时候,不需要重新制作系统,只要关机后,把U盘插到新的平台上即可。

再说如何备份系统:NAS一定要稳定才有存在的意义,unraid的备份也十分简单:Main > Boot Device > Flash,点击“FLASH BACKUP”后,将提示下载整个系统压缩包,自带时间戳,日后用与安装系统通用的方式,即可恢复备份。建议在每次折腾关键设置之前备份一下,这样子只要U盘不坏,完全不用担心系统烂掉!目前我安装的软件数量不多,一份系统备份zip体积不到300M。

三、进阶

将在另外的文章中讲述服务器网络基础配置、docker、虚拟机设置、硬件直通及通过外网安全访问的配置。

多网卡设置、ipv6CPU pinning与isolationdocker设置虚拟机启动参数及相关问题显卡、磁盘及USB控制器等硬件直通通过外网安全回家之反向代理配置及SSL证书各种问题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