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互联网公司裁员,连体面都不要了。
前两天,阿里的“亲儿子”盒马,关闭了5家门店,不得不裁员保命。
唱吧同样卷入了“裁员”风波,被曝出:克扣年终奖、强制裁员。
前唱吧员工称:“上周五(唱吧)裁撤整个老年大学业务线,共四十多人,没人签字,就发了单方面解约通知书,态度也很强硬。”
这里说的老年业务线,应该指的是花生大课堂。这个项目由唱吧联合创始人白帆亲自挂帅,花了3年去探索,结果问世不足3月,就沦为了“弃子”。
巅峰时期,唱吧有3亿用户,碾压YY语音,估值一度接近43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在线K歌之王”。
如今,唱吧进军中老年人市场失败,也搞不定年轻人了。
昔日“在线K歌之王”的3亿用户,到底被谁抢走了?
目录
上线首日挤崩服务器,唱吧一夜成名
十年前,唱吧横空出世,就创下奇迹。
上线首日,注册用户就破了10万,服务器直接挂了。
唱吧的创始人陈华,北大高材生,是位技术大佬。
陈华首次创业是成立了酷讯。在2006年,酷讯被称为是“下一个百度”。
酷讯也是80后互联网老板的“黄埔军校”,今日头条的张一鸣是陈华在酷讯招的第一位工程师。
在疯狂扩张之后,陈华决定收缩战线,做旅游搜索。但这与投资方产生了分歧,最终陈华被踢出局。
陈华吸取了酷讯的失败经验,转做唱吧。前期的唱吧,一没背景,二没资金。
仅靠11人的小团队,用了两招,就搞定了3亿用户,怎么做到的?
1、从KTV手里抢人
在传统的KTV包房里,最常见的现象是——
麦霸们可以唱全场,而羞于开口的“社恐”们,选择用扣手机来缓解尴尬。
传统KTV 给人的社交压力,被线上K歌平台治愈了。
在唱吧APP里,人人可做陈奕迅。傻瓜式的操作方式,只要有手机,任谁都能唱出KTV包房的效果。
麦霸们在唱吧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社恐”们也能大胆开麦。
唱吧的出现,抢夺了传统KTV的用户。
干翻自己,是唱吧团队最常做的事儿。
但凡用户能想到与唱歌相关的功能,唱吧上几乎都有。比如说,唱吧自带声音滤镜和特效,能合唱,还能调节混响。
“首先防止被人打死。”陈华说,对手能做的功能,唱吧都会优先去做。
2、用游戏的机制,让人人为唱吧上瘾
唱吧不是简单的将KTV搬到手机上,而是更注重社交。
用户在唱完之后,可以发到空间、新浪微博等各平台,还能给别人评论、送花。
看看自己击败了多少对手,是唱吧“陈奕迅”们最爱干的事儿。
而一首不错的翻唱,都会收获成百上千的送花和评论。
这样的奖励机制,即便是虚拟的,也能极大满足“麦霸”的虚荣心。
这种竞争和交友的氛围,中国网民开启了新一轮的唱歌热潮。
很多人都不知道,毛不易、陈粒等歌手在成名前已经在唱吧小有名气。直至今天,毛不易仍然会在唱吧偷偷潜水。
在唱吧,用户能听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好声音”,闽南话、广东话甚至维吾尔语的歌曲。
两年间,唱吧收割了1.4亿用户,碾压酷我K歌、YY语音,稳居移动K歌市场第一的宝座。
唱吧衰落,只因没有“干爹”?
唱吧做到越好,“眼红”的人越多。
在唱吧蹿红后的两年,也就是2014年,全民K歌上线。
自诞生之日,全名K歌就抱上了腾讯的大腿,有和供给流量,有音乐的曲库撑腰。
唱吧的版图不断被蚕食。2020年,唱吧的活跃用户数量为1373.11万人,还不到全民K歌活跃用户数量的五分之一。
“我们没干爹,它有干爹。”陈华直言不讳地说。
但唱吧的衰落,绝不仅仅是因为“没后台”那么简单。
没人疼、没人爱的唱吧,只能拼自己。从2014年开始,陈华思考最多的事情就是“用户变现”,他开始跳出唱吧,做更多的事。
唱吧自救的方式在于:从线上到线下。
2014年,陈华高调宣布涉足线下KTV,投资麦颂,甚至提出了五年内开出2000家门店的豪言壮志。
像钱柜这样的知名连锁KTV,几乎都是大店模式。一家店平均投掷几千万,投入成本极高,而回本周期又很慢。
唱吧KTV反其道而行,思考“怎样做轻”。
唱吧麦颂高级副总裁严秋朴认为:唱歌是一件大众行为的事,把它做成高档消费,是自掘坟墓。
所以,麦颂KTV主打小而精的迷你模式,一家店控制在20间包房,去掉餐食、豪华装修和豪华大包房等传统KTV的标配。
唱吧的“轻”,还体现在模式上。
做线下KTV,直营太烧钱,加盟又不好管理。唱吧走了一条兼容之道——众筹。
北京崇文门唱吧麦颂KTV是首个众筹项目。
该店拟出让46%的股份,募资300万元,其中每位投资者的众筹金额设定在5000元至50000元之间不等。
但模式再“轻”,也无法拯救江河日下的线下KTV市场。
市场萎缩,加上新冠疫情,双重打击下,线下KTV市场遭受重创。天眼查数据显示,到了2020年,麦颂KTV仅开店500家,不足计划中的1/4。
除了线下KTV,唱吧对迷你KTV寄予厚望。
2017年,唱吧战略投资咪哒,把K歌场景搬到线下玻璃屋。说是迷你KTV,可成本一点不迷你,面临着使用率低、设备故障率高、投诉率高的结果。
现下,不少迷你KTV正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低价大甩卖。
唱吧诞生出众多网络红人。
与Papi酱一同爆火的Skm破音,便是唱吧的红人;唱吧超人气歌手Rita入驻唱吧三年,粉丝超过200万,还发行了新专辑。
唱吧曾表示,希望走“素人-网红-艺人-明星”的路线,来打造红人IP。
它不仅与湖南卫视的合作,还请来了《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出任唱吧艺术顾问。
在2016年超级女声海选中,唱吧以超过3万的报名人数,成为超女线上报名通道中的主力军。
唱吧是想要借红人的人气,为平台导流。
但是,唱吧的造星能力远远比不上抖音。张同学在抖音上,1个月涨粉1000万,单个视频的浏览量高达2个亿。
唱吧的变现之路似乎走得极为坎坷。
毛不易们,能让唱吧翻身吗?
唯一让陈华欣慰的,大概就只有硬件了。
2015年,唱吧推出第一款麦克风唱吧C1,它的灵敏度和信噪比都达到专业水准。
这两年,唱吧推出了“小巨蛋麦克风”,在各大综艺中出尽了风头。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浪姐用小巨蛋麦克风练歌。
“小巨蛋”手柄短小、头部却很大,看起来更加搞怪逗趣,在家里也能开个人演唱会。
有网友感慨,用了小巨蛋之后,又找回了当年校园十佳歌手的自信。
智能硬件拉住了下滑的唱吧。目前,唱吧软硬件营收比例已基本持平。
但仅靠一个小小的硬件,又如何拯救唱吧的软件?
在用户规模上,唱吧拼不过全面K歌,与抖音、快手更是不在一个量级。
但在音响效果、唱歌体验等工具领域,唱吧还是拿得出手的。不少铁杆粉丝,就是为了音质才留在唱吧的。
在唱吧,还有很多像毛不易一样的音乐高手。几经“折腾”后,唱吧终于决心回归K歌,收复失地。
唱吧曾豪掷一亿的补贴,来扶持音乐人。
除了大额补贴之外,唱吧开始补短板,为创作者提供版权买断服务。
比如说,《野狼disco》是唱吧独家代理发行的,全网音乐播放器累计播放量超20亿,成为公司年会的必唱曲目。
这几年,在线K歌迎来很多后起之秀,“社交K歌神器”音遇走红网络,阿里巴巴上线K歌产品"鲸鸣"……唱吧四面楚歌。
2019年,阿里巴巴上线的唱鸭,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弹唱,用户在不会任何乐器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自弹自唱。
随后,唱吧也推出了“弹唱”功能,但打开界面,更像是直接克隆了另一个唱鸭。
唱吧过得并不轻松,裁撤中老年的业务线,甚至强制裁员,也是为了断臂求生。
结语:
过去十年,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大批“新物种”跑了出来。
2012年,唱吧成立,三年收割3亿用户;
同年,滴滴打车成立,用了九年时间,累计完成23轮融资,全球活跃了5亿用户;
饿了么从2018年合并成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后,仅用一年时间就新增1亿用户……
互联网野蛮生长的背后,乱象丛生。
唱吧三次上市无疾而终,滴滴因信息安全和监管问题退市。
这两年,爱奇艺裁员、字节跳动调整业务线,互联网大厂都有精简人员、缩减开支的动作,美其名曰——优化。
互联网平台的增长红利,已经消耗殆尽。烧钱模式行不通了,“变现”成为头号问题。
活下去,才会迎来春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星辰
专栏金错刀爆品实战60讲:教你从0到1打造爆款产品作者:金错刀129币808人已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