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除中国古镇同质化,最少要经过三项现代化的改进设计

  小镇的规划师都有一些问题想当然的套了“现代”工业化的东西进去。中国传统商业街道是院子开门营业的,而看看平遥古城这样的真古城,还是类似于“前店后厂”的前楼后院的结构。

  作者 华中城市研究院院长冯煜晖

  小镇里经营的业务,也不应该是同质化严重的全国“正宗小吃”,而是前店后休闲和生活空间结合的活的空间,而非一个门脸,没有顾忌的随便做点让你吃两口好不好无所谓,要靠口碑立足下去,不论是“唐风”还是“胡食”,真的做成活着的店,这样的商业街道商业小镇,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活的小镇。

  现在的很多所谓的“古镇”有很多问题,可以说在野蛮生长时期好心办了坏事的也不在少数。极少数做的好的,用了老建筑还原了类似老街的样貌,大多数只是全国都差不多的一种建筑技法,做的差不多的东西。而且最重要的,这些地方都是死的城镇,已经没有生活的气息在里面了。所以当人们去看了一个,觉得很不错,两个也还行,三个四个,味同嚼蜡,没有多少美好的回忆留存。

  

  说我个人觉得比较正面的例子。我去过一个南方小县城,里面有一条老街,有过政府管理和保护,但里面的商户有不少还是以前的老城世代生活下来的人,做刀具的好在打刀,做衣服的还在裁布,做小吃的还在炸糕,做棕垫的还在编着棕制的各种小物件。里面可以看到数百年来生活的活样本,而不是千篇一律全国各地“正宗”小吃、义乌玩具小商品。

  朋友老家也在一个江南小镇,我们村里的房子小溪流上会横着长短宽窄不一的有的有苔藓有的没苔藓的 小横杠,很有意思。而我去的那个古镇景点也有这种建筑,但是它的小横杠完全是整齐划一,干干净净,就如同流水线生产的一样,没有苔藓,没有人气。还有一种在宽的溪流上铺一排石头做路的,真的村镇的石头全是形态各异的还有被人用脚磨出来的包浆,但是景点的这种路上的石头规格都是统一的,干净的,没有包浆。

  

  一个城市里最大量的建筑类型就是住宅,住宅区的风貌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城市的风貌基调。现在的住宅普遍2/30层,按日照系数为1来算,南北两排间距有2/30米。这是现在典型的高层低密度布局模式,而古城往往是2/3层的建筑,密集排列在一起的 低层高密度 模式。那么单是从建筑排布的角度看,就首先要解决两种模式的冲突,并且涉及现有规范的修改问题。

  建筑尺度变大导致街道尺度变大、街道宽高比越来越小,还有很多封闭型社区的存在,切割着传统中国城市街道纵横、类似阡陌交通的机理;但是城市化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中的住房危机,必然要求提高单体建筑的容量。像过去一样一户一楼、低层的租房,不合适也不合理 。我个人认为,研究传统城市、传统建筑,绝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或者模仿过去,形式和类型是社会主体“人”的行为产物。作为设计师或者规划师,要做的是从传统中找到那些一脉相承的精魂,并在当下的语境中创造出新的语言。

  不排斥像把周围拆迁村的旧房子原样保护下来,拆到一个风景好的地方重新组装成原来规格大小类似秩序的“原始村落”,其实是经过规划让它们在原本尺度上合理性加强了,便利性加强了,和景观的融合加强了而已,这样的村落做好了如乌镇,也是个还不错的项目,但没有生活着的原住民了,所有店铺没有后面的院子,断了骨子里的“气”,生活的“味儿”,真的就只能说被现代西方商业街洗脑太彻底了,用人家的语法做出来了些四不像。

  

  要经过现代化的改进设计,任何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把文化和时间绑定死。不只是建筑,服装。要打破“西方=现代,中式=古代”的观念束缚。西方也有古代,西医也有放血疗法的时期,他们的现代化是有清晰的继承改进的发展脉络的。文化一成不变的继承只会积重难返,基于本时代的生活需求进行改进设计,才能长久先进。

  我不赞成强行复古,为了建墙而建墙,宋代以前,魏晋到唐代,城内都是街坊制度,都是建有小围墙的。结果是什么?不方便,社会要发展,宋代就拆除了围墙。所以,宋代以来的传统是拆围墙,而不是建围墙。中国的城市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下有的已经形成了自己新时代的新的空间基因,倘若如今为了所谓特色而给长安街盖一座围墙,这又和几十年前不顾历史在北京城内大拆大建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现代与古代都有各自的优点,没有必要强行毁了新的而去做“仿古”,是一件完完全全不值当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