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缺失,迫使整个消金行业进行风控策略的大调整。寻找替代方案成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随着监管加强,联合
数据缺失,迫使整个消金行业进行风控策略的大调整。寻找替代方案成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随着监管加强,联合建模被业内认为是未来的方向。
来源 | 零壹财经
作者 | 温泉
“现在有没有什么好的数据源?有什么替代方案?”由爬虫风波引发的贷款产品暂停之后,不少做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在到处打听。
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猝不及防地迎来了“去爬虫”时代,尤其是现金贷受影响最大。寻找替代方案,成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
9月,魔蝎科技、公信宝、聚信立等第三方风控行业头部公司相继被调查或被波及,使得整个行业主要爬虫服务出于避险考虑基本暂停。
虽然监管意在治理“套路贷”“超利贷”等违规贷款产品,但是大部分爬虫服务暂停的影响却波及到全行业。一位消费金融行业资深风控人士告诉零壹财经,据他了解,银行类机构在此次事件中受影响的数据线大约在10%左右,其他非持牌金融机构受影响的数据线更是高达50%。
数据缺失,迫使整个消费金融行业进行风控策略的大调整。
痛别爬虫“爬虫,是整个大数据风控行业的灵魂。”一位大数据风控公司人士向零壹财经指出,大多数大数据风控公司本身并没有那么多数据。因为数据是从业务当中来的,但是有大量数据源的机构实际上并不多,多数大数据风控公司的数据是靠爬虫爬取。
爬虫服务暂停,消费金融行业的公司都多少受到影响,其中现金贷是重灾区。对现金贷来说,受影响最大的有两方面数据:运营商数据和电商数据。
一位网贷平台管理层人士告诉零壹财经,爬虫为风控提供的信息比较广泛,各家网贷公司通过爬虫获取的数据维度都不完全一样,但是在现金贷产品中,运营商数据和电商数据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两类数据。这两类数据对714等高炮产品的影响是致命的,因为这些产品的风控对这两类数据依赖极大,对其他现金贷产品影响比714等稍弱。
他解释,一般来说,对于现金贷来说,有三项数据比较关键:运营商数据、电商数据、信用卡数据。
运营商数据,可以通过通话记录客观反映和用户关联的联系人,从而可以用来做催收。
电商数据,由于电商一般会送货到家,这是由真实交易验证过的客户信息,用来做身份验证非常有效;此外,电商的消费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消费能力,从而评估信用。
信用卡数据,则是非常核心的金融借贷信息,判断用户信用直接有效。
但是,运营商数据和电商数据很难通过爬虫之外的途径获取,因此提供现金贷的公司一般都通过爬虫来获取这些数据。“由于监管较严,并不是谁去接数据,运营商或者相关的三方风控服务都愿意提供,往往要求资质。而且,运营商提供的数据都不是原始数据。
电商数据则非常难接,比如阿里自己就有贷款产品,它只为自己体系内的产品提供风控方面的支持。”一位风控行业人士向零壹财经透露。信用卡数据,714等公司运用较少,现金贷公司有的会应用,但是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因此此次影响面不大。
现在,运营商数据和电商数据的缺失,使得大多数消费金融类公司都不得不调整风控方案。
寻找替代方案寻找替代方案,是当下最紧迫的问题。
首先被想到的替代方案是自建爬虫团队。但是,据零壹财经了解,这样做的公司目前并不多。原因是从无到有自建爬虫团队的成本比较高,而且要自建爬虫团队,关键是要挖到合适的人,这方面的人才尚有缺口。更麻烦的是,自建爬虫团队恐非长久之计。
一位风控行业资深人士告诉零壹财经,如果自建爬虫团队,还是涉及到爬取数据违规、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问题在“强制授权”上,而不在“雇佣第三方爬”还是“自建团队爬”上。
自建爬虫团队的想法被放弃之后,能不能接入别的数据源,成为首先被考虑的方向。
国庆节前后,许多有现金贷产品的公司在密切接触能够接触到数据的机构。这次受影响不大的机构,如银行、BATJ旗下金融科技公司、头部P2P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等被摸了一圈。
有业内人士向零壹财经透露,目前接入头部P2P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可能是比较好的替代方案。“要和银行对接,起码要6个月之后,时间太长,等不起。BATJ这些机构都不会给我们接,只有一些头部P2P机构愿意和我们谈,而且对接时间也不用太长。”他透露。
这其中,机构之间的相互对接,都开始“看身份”。一方面,一些有数据源的机构只愿意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一方面,持牌金融机构,也要看合作方是否获得了合法的数据源授权。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事实上最为合规、并且被认为是大数据风控未来方向的替代方案——联合建模,虽然目前市场热度有所上升,但是身处其中的公司,差异却很大。
联合建模“冰火两重天”国庆节后,零壹财经询问多位联合建模业内相关人士,业务量是否有大幅度提升,得到的回答不尽相同:有的公司销售电话被打爆,有的公司只是业务的询问量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签单量也有上升,但是实际成交量并没有“暴涨”。
联合建模是大数据风控行业最为合规的业务,2015年前后就已经在市场上出现。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零壹财经,其实最早联合建模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数据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很有用,但是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因素,这些数据没法拿到,没法被金融风控业务运用。联合建模的最终目的,就是既保护用户隐私、又控制好金融风险,因为这项技术可以在双方数据不出本地的情况下,运用数据建立风控模型。
但是,在此次大部分主流厂商的爬虫服务暂停之前,联合建模市场并不大。
据业内人士估计,业内用联合建模这种方案进行风险控制的公司大概只占四成,六成的公司都是通过爬虫获取数据。
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成本,联合建模的成本比较高,比如联合建模一个模型就需要至少10万元,质量好一些的联合建模,加上商务洽谈产生的费用至少30万,有的则可能高达50万,对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并不划算;另一个原因是数据,不少金融公司主要是看重外部的一些重要数据源,而不是建模能力。而在实际业务中,缺乏数据源的联合建模,其效果也不是特别好,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此次联合建模公司处境差异大,其原因主要在“数据”。据零壹财经了解,虽然全行业都在寻找替代方案,但是大家都是在寻找可替代的数据源。“虽然说是在找联合建模,但其实如果你有独特的数据源,别人才会和你联合建模。如果你没有,只有技术,那就不行。”一位行业人士坦言。
多位业内人士向零壹财经透露,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是,联合建模这个领域,做得好的公司“闷声发大财”,市场上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宣传。而在到处做市场推广的公司,实际上业务做得并不多。“因为那些做得好的公司不需要宣传,全行业都知道他们。”他表示。
不过,随着监管的加强,联合建模被业内认为确实是未来的方向。因为随着对数据合规的监管日益严格,联合建模将成为不得不选择的方案。
虽然现在很多做联合建模业务的公司都还在A轮和B轮的阶段,大多数规模还很小,但是有行业人士预测:“未来三年,联合建模应该会越来越热,可能变成‘红海’,而且会逐渐形成比较明显的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