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你,是否会陷入一种忙忙碌碌却不见成效的怪圈?
真正的聪明人,除了有坚持的习惯,也少不了“会做事”的能力。他们的努力,有方向、有策略、有目标。
能从低谷中觉醒,走上坡路的人,做事少不了这5个底层逻辑。
把握好时机,在正确的时间做事
哲人培根说:
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
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的确,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正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做任何事,都要懂得拿捏时机、借势借力。
看得到正确时机的前提是:不断突破已有的认知,学会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大局意识;在时机来临前静静蛰伏,提升自己,具有长远思维。
此外,高人指点也不可少。和智者聊天,他的三言两语或许就能帮我们推倒思维的墙,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触达本质,用正确的方式做事
网上有人问:“为什么越工作越忙碌?”
有个高赞回答是: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方法。
如果没有选择正确的做事方式,一味瞎忙,非但不会成就你,反而会毁了你。
人有两种不同的思考系统。一个直觉系统。它依赖人的直觉和经验,不怎么消耗脑力。另一个是理性系统。它依赖人的理性,需要刻意思考,需要集中注意力推理。
高效能人士,在开始行动之前,都会让理性出面,注重思考事物的本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
当一个人懂得系统谋划方法,形成深度思考,才能更快迎来跨越式成长,获得战略性机遇。
找对合作者和正确的人共事
有句话说:
和家庭主妇交谈,关注的是柴米油盐;和名人大咖交往,畅聊的是理想人生。
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共事,决定了我们的未来究竟能走多远。
1959年,年仅29岁的巴菲特在朋友的引见下,认识了时年35岁的查理·芒格。
当时,芒格已经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律师,而巴菲特还名不见经传。但两人一聊天,就感觉相见恨晚。
自那以后,尽管两人居住的地方相隔2000多公里,他们还是时不时打电话、写信。
就这样,两人携手同行,最终创造了投资界的神话。
人生路上,与不同的人同行,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与三观一致、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你的苦闷,他能理解;你的看法,他能尊重。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能激发出更多火花,给人生旅途带来更多乐趣。
与靠谱的人在一起。他们心中有底线、处事有原则,既能扛得住事儿,又能坐得住阵。和这样的人一起共事,才能有效率,有着落。
拥有“场合感”,在正确的场合做事
生活中,我们见到过不少这样的情景:
一言不合,就在马路上开吵,完全不顾忌周围的路人;
情绪不佳,即便在严肃的会议中,也会毫不遮掩地发泄出来……
这样的不分场合,虽然泄了一时的私欲,但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所处的单位来说,都容易造成不良影响。
真正的智者,在与他人相处时,都懂得凡事看场合。
学会根据场合,转换言谈举止,别在不该说的时候瞎说话,也别在不该沉默的时候瞎沉默,才能更快的融入到社交环境中。
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懂得审时度势,做到进退不失仪。
有自知之明,在正确的位置做事
英国管理学家德尼摩曾提出了一个理论:凡事都应有一个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应在它该在的地方。
这个理论被称为“德尼摩定律”。
歌德曾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
人一生想做的事情很多,可真正能做的,并能做好的很少。最大的成功,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不逾矩,不越位,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分内之事,尽职尽责。
在自己找到目标之后,不三心二意,不得陇望蜀,将自己擅长的事到极致,才是真正的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