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内测微信支付阿里腾讯互联互通再迈一步

  来源:北京商报

  此前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等应用接入支付,但用户最关心的淘宝什么时候支持支付迟迟没有推进。近日,部分用户发现淘宝App已经支持支付。虽然还不能自动跳转支付,但却是机构支付“破壁”的重大进展。互联网本不是信息孤岛,把选择权留给用户,平台互联互通已渐行渐近。

  淘宝内测支付

  根据多家媒体披露的网友截图,在淘宝订单页面,已经有部分用户可见“扫码支付”和“去找朋友帮我付”。

  其中,“扫码支付”不同于直击接入或跳转的方式,在订单提交界面,用户需要通过淘宝给出的二维码进行支付,第一步需要用户截图保存付款码,第二步需要打开扫一扫才能完成支付;另外,“找朋友帮我付”,则是将支付链接发送给好友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该功能尚处内测阶段,仅部分网友可见。3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打开淘宝在订单支付页面,暂未发现扫码付的入口。不过,在目前支持的支付宝支付、花呗分期、找朋友帮忙付、零钱四个支付渠道中,记者注意到,“找朋友帮忙付”可以通过复制支付链接的方式,将链接发送给、好友,对方直接在就可支付订单。

  对于支付互联互通最新进展及考虑,北京商报记者向阿里、腾讯两方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后者回应。

  “这是两大巨头支付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进展,腾讯的支付产品能够进入阿里生态体系内,支付拓展到了一个重要的线上电商场景。而对于淘宝内的商户和用户来说,也多了一个支付的选择权,对于商户经营成本的降低和用户体验都会有益处。”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评价道。

  不过,从网友反馈来看,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通过截图扫码支付以及链接分享的方式,也引来少数用户吐槽“需要截屏才能支付实在过于麻烦”,并呼吁“尽快实现全面开放”。王蓬博也补充道,“若新支付方式的流程和链路较为复杂,预计将很难改变淘宝内用户的使用习惯”。

  仍有多难点需攻克

  当前,各巨头支付互联互通新进展不断,尤其是腾讯与阿里两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尤其引发关注。

  早在2021年7月,曾有消息称,腾讯和阿里正在制订互通计划,腾讯将允许阿里系电商信息分享到,阿里会将腾讯的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

  再至2021年9月,北京商报记者从阿里集团处获悉,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均已接入支付。此外,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支付,并在等待审核。

  对于淘特、闲鱼、盒马接入支付最新进展,3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向阿里采访,同样未获得回应。不过,记者进一步亲测发现,包括淘特、闲鱼、盒马在内的多个App,支付方式均为自动跳出支付宝支付方式,并不支持支付。

  早在2021年以来,支付宝和支付纷纷推进支付互联互通,例如在线上支付、条码支付等领域向银联云闪付开放,不过,二者自身之间的互联进度节奏,虽在不断推进,却有些“姗姗来迟”的意味。

  对此,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双方生态庞大,除了支付互联互通之外,还有其他层面的互联互通,例如其中就涉及技术、用户、业务等各方面考量。在于百程看来,阿里腾讯支付互通的内测,也是在技术等层面推进的体现。

  王蓬博则指出,阿里腾讯支付互联互通,主要的困难可能在于不同场景的收益分配问题,还有阿里和腾讯两大集团如何逐渐地把自身构建的商业生态进一步/互联互通融合。在他看来,支付平台们可以借助渠道互联互通的机遇,整合更多的外部资源、场景和服务商,打造更加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为有需求的商户提供对应的产品、服务和流量支持,助力商户的数字化升级进程。

  如何把握互联互通机遇

  事实上,除了腾讯、阿里等巨头外,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包括美团、抖音、拼多多等生态型互联网巨头纷纷都在推进支付互联互通,接入了除自身渠道外其他支付方式,以此也展现出了更加开放的态度。

  随着支付互联互通的加速,于百程认为,阿里腾讯支付互联互通后续的难点“攻坚”,既需要两大平台的努力,也需要政策层面的推动和协调。未来互联互通后,因为支付形成的竞争壁垒将被打通,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会更加充分,两大巨头支付宝和支付的市场份额可能发生一定改变。

  互联互通大势下,也倒逼各类支付巨头做好支付体验、深耕用户精细化运营。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看来,“后续,机构比拼的不再是单一的支付业务,而是背后集团的综合实力,通过‘垄断’等方式限制用户选择的旧有手段将一去不复返,机构需要从用户需求及用户体验出发,持续做好优化工作,倾听用户心声,以高质量服务吸引用户及留存用户”。

  王蓬博则称,短期内支付市场格局预计会比较稳定,因为经过多年竞争后的产业链链路清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品牌认知大多已经成型,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太大的变化。对于头部支付机构来说,条码和流量场景的互联互通,并不会让自己已有的C端用户流量出现太大的流失,反而可以为其触达过去因流量封锁而接触不到的C端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用户池。

  “后续如何借助渠道、场景、条码互联互通的东风,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场景、生态和产品服务,提升自己服务商户和消费者的能力,已经逐渐成为支付机构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实现自身业务进一步突破的关键要素。”王蓬博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