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集团董事长_曾经风光一时,如今潜逃外地,被法院悬赏160万

2017年,对于各大地产商来说,是比较玄幻的一年:

万科股价一年增涨了80%,创历史新高,掌舵人郁亮豪迈地喊出“未来已来”的口号。

泰禾集团在9个交易日内5次涨停,董事长黄其森放言:“明年,泰禾将迈入2000亿时代。”

碧桂园则在杨惠妍的带领下,已经创造了销售额高达5508亿元的业绩。

最厉害的要属恒大,不仅股价暴涨500%,许家印更是取代王健林,坐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形势一片大好,各大房地产商放肆狂欢,唯有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却在低声下气地乞求许家印收购自己的光耀城。

在这场庆功宴上,为什么别人觥筹交错,唯独光耀集团成了别人的“盘中餐”?

这一切,还要从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还叫郭赞明的时候说起。

1967年,郭赞明出生在广州汕尾一个普通的家庭,本着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21岁那年,他乘船从广州汕尾出发,沿东江逆流而上,到惠阳求学。

两年后,郭赞明毕业于经济管理专业,并被分配到骏发饼干厂,因表现出众,很快就被提升为新厂长。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还没等郭赞明发号施令,上级领导已经给他提出了要求:为了能更好地贴近当地人的生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新厂长必须精通白话和客家话。

国内的各种方言中,要问哪个最难懂,客家话必定榜上有名。

一般人听客家话都不一定能听懂,更别说会说,但“潮汕”来的郭赞明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开始攻克语言难关,不到半年,他就能自由切换客家话,惠州话和白话。

在后来的采访中,郭赞明自我解嘲地说:“我最终成了惠州典型的语言文化融合体”。

1992年,改革春风吹满地,早就厌烦了坐办公室的郭赞明,在下海热潮的涌动下,蠢蠢欲动。最后,他离开了骏发饼干厂,做起了“时代的弄潮儿”。

那时的郭赞明意气风发,心中发誓,一定要做出点事情来,不成功便成仁。

在刚开始的几年时间里,郭赞明为了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只拿出百分之五十的精力做房地产,留出精力做工厂和证券公司投资,也正是由于他做事小心,思考周到,很快就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随后做事越来越大胆,果断舍弃掉回报相对低的产业,继续在金融市场中遨游。

第一次“房改”到来的时候,分配住房取消,商品房经济兴起,郭赞明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再加上之前积累的经验,他觉得到了放手一搏的时候,于是全力进军房地产。

2002年,郭赞明孤注一掷,拿出十年来积攒的1.2亿资产,登记注册了“光耀集团”,全心全意向房地产进军。

在郭赞明的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干劲儿和敢于铺大摊子的冒险因子,这是他能成功的最大原因。

一般情况下,公司刚成立,很多人都会“小试牛刀”,但郭赞明不同,他要做大盘,他把将近30块地平整成一块,规划面积达80万平方米,成为惠州大盘模式的开拓者。

这个大盘就是“荷兰水乡”。

“荷兰水乡”不仅地方大,格局也大,他还赋予了楼盘人文的东西。

他先后引进了北师大幼儿启蒙教育、北师大附小、北师大附中,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再加上宣传得当,很快吸引了很多业主慕名而来,“荷兰水乡”也因扬名惠州。

首个项目便大获全胜,郭赞明豪气万丈,随后又如法炮制开发了别的项目,广受欢迎。

在郭赞明的带领下,光耀集团很快成为惠州的龙头房企。

没过几年,光耀集团的销售额由两亿增长到七亿,但郭赞明对此并不满足,这时有一个人的到来,给光耀集团插上了“营销的翅膀”,冲出惠州,名扬全国。

2008年,为了给公司注入新的血液,郭赞明开始“招贤纳士”,李丁的到来,让郭赞明如虎添翼,他当初仅用一句话,就打败了其他应聘者,顺利地当上了光耀城的总经理。

他说:“咱们可以把惠州变成深圳的后花园,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

那么,深圳人喜欢什么呢?

喜欢品牌,喜欢赚钱,喜欢简单,喜欢创新……可是,他们缺什么呢?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所有人都缺少心灵寄托的港湾,情感的归属地。

李丁把情感注入“光耀”的第一步就是把“光耀城”改名为“先生的湖”:一个听上去不像楼盘的名字,却成了光耀集团的招牌。

“在先生看来,有些走路只是赶路”等文案,让“先生的湖”一问世,就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引起了买房者的共鸣。

深入人心的广告文案,宣传的铺天盖地,预售秒杀,销售额呈现压倒性的领先。

看到这样的销售业绩,郭赞明发自内心地笑了,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郭耀名,寓意为:光耀基业,名扬四海。

又将总部迁入深圳,并辐射到全国,仅两年的时间,光耀总开发面积超过356万平米,储备用地近900万平米。

光耀集团还走出国门,在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建造高档度假村。

到了第三年,“先生的湖”累计销售额超过40亿,郭耀名扬名惠州,光耀集团已经“起飞”,成为惠州第一家进军全国百强的房企(以下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姜文说: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

这句话用在光耀集团身上,再合适不过。

看着曾经的战绩,光耀集团做好了去迎接更鼎盛的准备,却没想到,两大高层在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上出现了意见分歧。

郭耀名坚信广告做得好,不如盘子铺的大,但李丁却认为公司规模变大,不是考虑如何再创业绩,而是考虑如何“健康地活着”,管控是关键。

最后,李丁离开了光耀集团,好像也带走了光耀集团的好运气。

李丁走后,郭耀名原本要着手打造“全球候鸟度假地”的项目,这时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等大牌房企涌入惠州,郭耀名唯恐光耀集团地位不保,度假地的开发迫在眉睫,现在融资是关键。

上市就成了郭耀名最迫不及待的事情,急躁之下,难免出现判断失误,郭耀名接下来的两项操作,直接成为光耀集团跌落“钢丝”的推手。

光耀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砸进去20亿的资金,先是收购了一家酒店,后买下两个矿井,想要“借壳上市”,却都因对政策的错误评估,全部打了水漂,资金链从这个时候开始绷紧。

此时,银行已经不再借给郭耀名贷款了,他只能把手伸向了民间借贷,资金高达15亿,占光耀整个融资规模1/3,光是利息就高达十几亿元。

烈火烹油的繁华背后,早已危机四伏。

先生总是急着赶路,却忘记如何停下脚步。

2014年,郭耀名坐在办公室里,面朝大海,却不见春暖花开,有的只是内心的纠结与失落感。

但面对媒体时,郭耀名依旧充满希望,他说:“我才40多岁,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

但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帮忙,郭耀名只能自救。

他借着自己多年“惠州老大”的名号,拉来惠州源东集团接盘光耀翡丽港八期,使得项目得以复工。

谁知没多久,源东集团内部也陷入了债务危机,不得已放弃接盘,导致该工程以烂尾收场。

2016年底,光耀集团又找到了许家印,把光耀城的三块地转让给了恒大,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

但光耀想靠三个项目就填平庞大的债务缺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2017年,郭耀名还是没有等来白衣骑士,只能申请破产重组。

截止到2018年5月,光耀集团就有超过1100家债权人申报了债权,总额超过200亿元,而此时光耀集团的账上仅有9863元。

资不抵债的光耀,即使想要重组,也绝非易事,没有人愿意做“接盘侠”。

而当初信誓旦旦还要从头再来的郭耀名早已奔赴香港,法院不得不发出了“悬赏令”,寻找郭耀名及其其合法财产的下落,悬赏金高达160万元。

“先生的湖”还在,但先生早已逃之夭夭。

郭耀名靠着一腔热血,乘着改革的春风扶摇而上,却因盲目扩张,误判局势,最后,一落千丈,不能翻身。

早在2014年的时候,郭耀名就已经意识到:有的时候不能太冲,有时候还要收收线。

为什么只有光耀集团垮了呢?除了摊子铺得太宽,步子迈得太大,还在于一个公司老总的责任和担当。

及时收手,承认自己决策的失误,及时调整策略,只要坚持,一切皆有可能。罗永浩一个人靠直播都还完了十几亿的欠债,何况一个光耀集团。

但郭耀名没有担起这个责任,他扔下烂摊子走了,留下几千户债权人,不知何时才能收回自己的血汗钱?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楼塌了。

《道德经》里提到:自知、自胜乃立身之本。

与其说是自己战胜自己,不如说是自己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量力而为;控制自己的懦弱,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大企业就要有大担当,而不是困难来临前脚底抹油,扛过去,定是柳暗花明。

-END-

作者:妞妞

编辑:改改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在鹤岗花4万买房的年轻人:工资1800,喝不到咖啡,交不起暖气费

2000年,沈阳黑帮刘涌入狱,14名律师帮他减刑,最终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