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周报:短期趋于震荡,关注长期机会

本文源自:CFC农产品研究

  在暂无更多利多消息涌现的一周,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没有更多的刺激和信心使得更多的人选择离场,连盘出现了超过2%的下行,CBOT玉米也较高点回落了20美分。整体来看,天气因素尚未进一步释放利多的消息;贸易保护主义已在粮食领域有抬头趋势,但全球贸易环境至少没有显著恶化;国内市场处于震荡行情中。预计短期玉米高位震荡可能性大,后期继续冲到3100以上还需要更多决定性利多因素的出现。

  复盘下,本周国内的基本面表现整体趋于平稳略微走弱,临近周末有反弹势头。北港到货量由于近期自然干的销售加快,略有增加,收购价格也下行10-20元不等,港口发货情况仍在持续,较上周发运略有下行,但仍处于去库状态。

  数据来源:CFC

  华南港口本周与北港接近,整体偏弱,下调10-20元不等。提货量较此前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大麦和高粱的到货放缓,整体库存仍表现去化。预计下周内贸发运仍在继续,内贸到货或延缓价格强势的局面。

  数据来源:CFC

  深加工整体也呈现震荡行情。东北近期随着收购量增加,逐渐开始下调价格,华北深加工在本周初随着收麦腾库量增价落,但是在周末随着到货量的下行出现提升。从库存情况上看,淀粉仍处于去库状态,但随着物流恢复,利润持续回升,企业开机增加,使得去库的速度出现放缓。预计下周仍将保持震荡运行,需要关注解封后市场恢复情况。

  数据来源:CFC

  海外市场上,北美播种的进度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来看市场机构仍因为北部天气仍然偏湿下调产量预期,但由于此前种植情况已经被交易到盘面,更进一步利多恐怕需要等到出苗和生长的进一步确认。巴西CONAB公布的监测报告显示,虽然此前干旱和霜冻影响了一部分二茬玉米区的天气,但由于马托格罗索州的,玉米趋于成熟,想要进一步调减产量至1.14亿吨以下或有难度。

  数据来源:World Ag Weather  数据来源: CONAB

  近期俄乌冲突也表现出一定的缓和:俄方表示了希望通过西方削弱对其的制裁来换取粮食恢复出口的条件反映了此事的可谈判性,不过美国的坚决拒绝仍为此事蒙上一层阴影。“不怕撕票”的底气更多是来源于相比于美国,欧洲对黑海地区的谷物的需求更为迫切。西方国家仍在积极试图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来完成乌国内近2000万玉米的运输,但是考虑到转轨以及中间费用的问题,预计进度短期难以改善。

  美联储近期的发言也显示出并未超出预期的加息情况,并且有今年9月将停止加息的传闻出现,如果通胀将显示出缓和的迹象,预计避险情绪和经济衰退的担忧都将减弱,或将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对于大宗商品的偏好程度。从本周CFTC显示的基金净持仓也表现出一定快速减仓离场的迹象。虽不至于反转,但至少表现出近期观望情绪的增加。

  数据来源:WIND, CFC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粮食问题仍未解决:一方面,谷物市场有关供应链的问题仍然在各国的博弈之中,且当前主要的粮食大国在粮食保护主义的路上渐行渐远。近期泰国、印度等国出台相关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意味着主粮的限制已经从非直接食用谷物蔓延到了直接食用的谷物上来。如果各国通胀水平仍未得到缓解,那么高价购买粮食仍将是主要选项,且灾备思想和相关策略也将逐渐提升,结果就将是全球平衡表库消比趋于宽松,但是进出口的下降仍将推动粮食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另外一个问题是,天气。虽然市场对于天气的炒作从气候的好坏逐渐过渡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上,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仍未兑现,如欧洲和中国黄淮海的干旱,以及北美的湿冷天气,但是生长情况仍不失为对入场时机的参考之一。

  综上所述,当前玉米市场仍存在宏观因素带来的扰动,预计短期将呈现震荡运行的趋势,但是基本面利多因素仍长期存在。建议玉米09合约在2940-2990波段操作。如果需求仍未恢复,维持玉米及淀粉价差短期走缩的判断,后期走扩取决于超预期的下游需求回升。

  数据来源:中央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