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限额,银行如何兼顾风险防范与用户体验的动态平衡?

  线上转账、网上支付等银行线上业务给用户带来了高效与便捷,但也成了不法分子觊觎的网络诈骗渠道。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调整个人账户线上相关业务交易限额,包括线上转账限额及网上支付交易限额等。此举背后,主要是为了落实监管规定,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障用户账户资金安全。

  随着电信诈骗及个人账户违规交易等情况多发,银行承担账户安全和反洗钱的责任,加强账户管控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筑起一道防范电信诈骗的防线。但一刀切执行限额的措施,无疑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如何在用户资金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上做出平衡,将是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银行个人账户管理是大势所趋,邦盛科技风控专家认为,需要提升对个人账户的动态风险管理能力,建立长期有效的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的精细管理,有效防范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账户风险。

  账户分类分级管理

  在“断卡”行动背景下,人行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个人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通过细分客户群体,综合评定客户风险等级,为用户提供功能匹配、风险相当的精细化银行账户服务,提升账户管理质效。

  这就涉及到了个人账户评级,主要包含开户评级和交易评级后的综合评级。开户评级主要是根据开户的账户静态信息对风险评级要素进行打分。交易评级主要是根据用户的交易信息对交易环节的风险评级要素进行打分。如,30天内转账对手数量,凌晨交易占比等。最终综合开户评级和交易评级得分后,得出一个总评分。

  银行通过个人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综合评估账户风险等级,建立评级应用,根据账户风险等级对个人账户进行动态分级管理。建立评级机制,周期性对账户进行评级,根据最新评级结果联动调整账户功能、支付渠道、支付限额。

  通过个人账户评级做到精准识别风险账户,对于高风险账户,采取全量核查,关闭账户功能,加入黑名单。对于较高风险账户,采取抽样核查,调整账户功能、限制交易渠道、降低转账额度等。对于一般风险账户可以加强监控等。

  服务客户是银行经营的根本,通过实施账户分级分类管理,细化风险识别颗粒度的同时,银行也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邦盛科技业务专家认为,提升对正常用户的识别能力,可信体系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可信体系构建

  可信体系和反欺诈体系目的不同。反欺诈是针对“坏人”的,识别风险用户但同时会存在误杀正常用户的情况。对银行来说,创新的同时把握便捷和安全合适的尺度非常重要。

  可信体系通过描绘可信客户画像,提高银行识别客户的能力,降低对正常用户的误杀,避免不必要的打扰,减少客诉,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增强用户粘性,进而带动交易量增长,提高交易成功率,从而实现整体零售业务的快速增长。

  可信体系建设带来的直接作用是简化用户操作和提高交易成功率,实现智能核身,主要围绕可信设备、可信交易对手、可信地址来构建。

  可信设备

  围绕设备技术为核心构建硬件识别体系,锁定个人常用习惯的唯一硬件,识别出用户稳定的移动设备。

  可信交易对手

  通过用户实际情况关联其交易对象,通过对象确定转账对手历史关系,记录用户交易熟人账户并持续对未来进行分类。

  可信地址

  通过用户日常操作行为记录用户地址信息,判断用户常用习惯地址。

  从趋势上看,银行的反欺诈工作越来越趋向数字化、智能化。邦盛科技在账户风险管理沉淀了多年经验,有完整的个人账户评级和可信体系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满足银行精细化风险管理要求,帮助银行做好个人账户风险防控与用户满意度的动态平衡。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