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到底何时入侵乌克兰_打肿脸后,美国有了新预测

2月16号就这样风平浪静的过去了,说好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呢?结果俄罗斯不仅按兵不动,还在15号传出了“撤军”的消息。

以至于网上流传的段子是:由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改为“线上举行”。

虽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没有如美国所说如期而至,但是西方与俄之间的信息战和舆论战已经高潮迭起了。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15日表示,随着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一系列联合军演结束,俄部分军队将返回驻地。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立即发话说,这是撤军哪门子撤军?目前为止,俄罗斯在东乌边境的军事存在并没有降级。而美国国务院16号也坚持:“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是16号。我们已经说了一段时间,我们正处于一个窗口期,普京可以随时下令入侵或攻击乌克兰。这仍然是我们的评估,它可能发生在明天,也可能是下周,我想明确的是,我们的担忧并没有减少,实际上,我们的担忧加剧了。”

听到这些新闻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其实都很“傻眼”。普京本周已经表示:愿意与北约继续对话。商讨如何建立信任、以及对欧洲中程导弹的限制以及军演的透明度等等。

马克·吐温曾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曾写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美俄的之间的一次次冲突,正精准的印证着这两个简单的历史规律...

冷战美俄最严重的一次对抗

60年前,1962年10月14日,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星期日,两架美国U2飞机飞过了古巴西部的上空,并拍摄大量的照片。专家们经过放大并仔细研究后,发现照片中有一座发射台以及大量的弹道导弹设施。美国专家确信,发射装置上安装的是核弹。

1961年美国主导猪湾事件,试图推翻卡斯特罗政权,谁知道仅仅1年后,卡斯特罗与赫鲁晓夫达成默契协议,让苏联把导弹专家和武器运到古巴,苏联人的导弹射程是2000公里,而古巴距离美国佛罗里达最短距离仅有166公里。

这一次,苏联人在不知不觉中将导弹布置在了美国人的后院,引起了美国的震惊与愤怒。1962年10月23日,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所有进攻性武器。并对古巴进行了全面的海上封锁,美国集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准备参战,而且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也进入戒备状态,当时美苏可谓是剑拔弩张,核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加勒比海上空。

最终,赫鲁晓夫向肯尼迪写下一封“求和信”:信中赫鲁晓夫承认了古巴导弹的存在,并且表示他本人深切地渴望和平,要求美国做出不侵略古巴的承诺。肯尼迪则重申,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安排下,停止在古巴进攻型导弹基地上的继续施工,并且撤回一切可进攻的导弹部署。

1962年11月11日,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达成了私下协议,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而美国则秘密撤走了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的弹道导弹。

在这一轮的对抗中,美国的秘密撤军,让美国和北约保住了面子,从宣传目的上成为了“危机的胜利者”,而苏联也达到了让美国从北约盟国领土上撤走导弹的目的,客观来看,双方都实现了原定目标。

而这场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加大了对于核弹头的生产,这也让之后美苏争霸的格局中,苏联逐步转为攻势,之后两个超级大国在军备与世界格局上你来我往,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与军备竞赛,太空竞赛以及外交冷对抗,一直你来我往的持续了30年...

北约三次东扩

后来,苏联在这场对抗中渐渐处于下风,在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30年后,苏联在1991年的解体,标志着冷战正式结束,美国和北约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成为了冷战的胜利者:美国看到了一个扩大冷战胜利成果,建立单极世界的好机会,为了巩固霸权地位,美国开始力主北约吸纳东欧国家,将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列入西方的地缘政治范围。

对内美国可以通过经济影响新加盟国,继续巩固自己在联盟内的老大地位。对外则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遏制俄罗斯的崛起,避免再次对西方构成威胁。

北约第一轮的大规模扩张发生在1999年,包括前苏联阵营的捷克共和国,匈牙利与波兰加入北约。莫斯科对此非常不满,但却又无可奈何。当北约1995年对波斯尼亚塞族人进行轰炸时,时任俄罗斯总理叶利钦只能无奈地说:“此时的景象,很可能就是北约扩张到俄罗斯联邦边境时的样子,一场战争可能会在整个欧洲爆发。”

但是当时的俄罗斯太弱了,根本无法阻止北约东进,不过那时的新成员国并没有与俄罗斯接壤。

第二次的北约东扩,彻底触及俄罗斯核心利益,2004年,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正式加入北约,这意味着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被纳入北约范畴。

当北约支持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时,触到了俄罗斯的底线,时任俄罗斯外长格鲁申科表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也将会对欧洲地区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普京的表态也同样坚定,认为这两个国家加入北约将会对俄罗斯构成“直接威胁”。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普京曾在与小布什的交谈时暗示:“如果乌克兰被接纳为北约成员,它将不复存在。”

当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致力于让国家加入北约时,此时已经逐渐恢复的俄罗斯,在2008年发动了对格鲁吉亚的战争,在南奥塞梯的争端问题上,普京立即出兵,对格鲁吉亚狂轰滥炸,控制了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地区,格鲁吉亚等不到美国与北约的支持,只能撤退。俄罗斯借这次事件,再次警告北约,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是莫斯科的红线。但是这仍然未能阻止北约的东扩,2009年,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加入北约。

第三次是乌克兰在2014年出现了西方支持的颜色革命,示威游行最终变成了警民冲突,首都基辅一片混乱。普京再次展现出强硬的一面,借机出兵,收复克里米亚军港,让这个深水良港以及俄罗斯重要南部战略要地再次回到俄罗斯。

俄罗斯会吞并乌克兰吗?

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俄罗斯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并且经济经济实力回到世界前列,它依然无法完全占领乌克兰。这个只需要参考苏联、美国分别在阿富汗的教训,过去的50年,美国在越南和伊拉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一个小小车臣也让俄罗斯受尽苦头。

近代历史提醒着每个政客,军事占领往往会以糟糕的结局告终。普京当然明白,试图用武力征服乌克兰只会带来灾难。所以他对于乌克兰的反应是谨慎的。

美国与北约虽然不喜欢莫斯科的立场,但是这也是地缘政治的第一课(lesson 1):所有的大国对于领土附近的威胁都异常敏感。毕竟60年前,美国也曾对于苏联布置在古巴的导弹暴跳如雷。

如今的美国,绝不会容忍其他国家在西半球的任何地方部署军队了,更不用说如果另一个大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建立军事联盟的话,美国会是怎样的愤怒。这同样也是俄罗斯的红线:北约向格鲁吉亚与乌克兰的扩张,俄罗斯绝对不会接受。

夹在中间的乌克兰,如今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既不能倒向北约,引起俄罗斯愤怒。也不能完全亲俄,失去乌克兰民众的选票,继续维持2015年签署的《明斯克协议》。但是这对于已经摇摇欲坠的乌克兰,又是何其的难。喜剧演员泽连斯基“戏子误国”,在今年4月试图修改“明斯克协议”,加强美国在解决顿巴斯地区问题的角色,之后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无法收场。

这场俄乌的冲突,看似以俄罗斯的撤军暂时出现了缓和的开端。但是这场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14号俄罗斯杜马议会多数表决通过一项议案,要求政府正式承认乌东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分离地区独立。相关文件将立即呈交总统。克里姆林宫一发言人就此表示,国家杜马决议案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意愿,但政府尚未做出决定。而普京一旦承认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两个州独立,明斯克协议就彻底破裂,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