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总统马克龙,美国大银行“代理人”_

摘 要

有的媒体公开宣称马克龙“反美”、“最亲中”,真的如此吗?马克龙哲学上的导师利科是一位反共、反五月风暴分子,马克龙政治导师是法国政经两界重要人物阿塔利(美国国籍),由其一手提携,曾经进入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里参与过重要工作。马克龙此次参选总统,不仅得到法国所有资本媒体的支持,也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全力支持,被指为“美国大银行的代理人”。马克龙在任经济部长期间就实行过亲资本、反劳工改革。

有人斩钉截铁地说马克龙“反美”,同时把马克龙比作“最亲华”的法国总统候选人。这些人显然缺乏基本的知识。比如,梅朗雄,这位在08年巴黎奥运圣火事件中唯一一位发长文力挺中国的法国总统候选人,就被选择性屏蔽了。

还有人认为,马克龙创建“前进党”只有一年,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爆红,并当选法国总统。有人将这种“奇迹”归结为“运气”和“偶然”,显然是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无视媒体背后的力量。

一、马克龙“反美”吗?

1、受法国民众欢迎的奥巴马团队热心支持马克龙

对于法国大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表现得格外热心。

美国《时代周刊》指出,奥巴马在法国的民众支持率非常高,奥巴马对马克龙的支持,将增加法国民众对马克龙的好感度。

——2017年4月20日,马克龙接到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一通来电,两人在电话中交流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选和马克龙竞选活动的看法。奥巴马发表声明称,他“很感谢能有机会同马克龙先生交流关于竞选活动以及即将到来的法国总统选举的看法”。

据马克龙的发言人劳伦斯·海姆透露,马克龙同奥巴马通电话一事事先筹备了好几个星期。“过去几周我们一直在联系,双方团队都参与其中,”海姆曾在华盛顿担任时政记者,她说前任奥巴马政府的官员密切关注法国动态。

——5月4日,法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后的第二天,奥巴马通过推特声援马克龙。这位美国前总统写道:“法国的成功关系到全世界,……他会给法国一个更好的未来。法兰西万岁!”

——法国总统大选周,马克龙所在的前进党在推特上发布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支持马克龙的视频,希望得到更多选民的支持。

2、特朗普不选边,但不看好勒庞

既然奥巴马在法国民众中支持率高,让奥巴马出面表态支持马克龙,自然是最合适的选项。特朗普既不出面表态支持马克龙,也不支持勒庞。

——勒庞在特朗普获胜后曾急忙赶到纽约,在特朗普大厦等待同特朗普见上一面,但是未能如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另有心仪人选。据一些媒体未经核实的消息,美国中意的是马克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马克龙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成了最热门的人选,有人猜测,这可能与美国的操作不无关联。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2时,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束,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发推特表示祝贺。他在推文中说:“恭喜马克龙在今日大胜成为下一任法国总统。我非常期待与他合作。”

——4月24日,特朗普决定不撤出TTIP,而马克龙是“大西洋主义者”,主张同美国加强伙伴关系。他认为,同美国就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谈判(TTIP)达成协议的时机未到,但达成协议是很有必要的。

3、马克龙对俄罗斯态度强硬

作为亲美国路线的延伸,马克龙对俄罗斯态度十分强硬。在欧盟因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过程中,马克龙对俄罗斯态度强硬。他曾表示,如果俄罗斯不按协议解决乌克兰危机,将对该国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

今年参选以来,马克龙前进党频频攻击俄罗斯。2月13日以来,前进党总书记理查德•费朗和马克龙的发言人本杰明•格里沃称,俄罗斯两家官方媒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卫星通讯社在报道中向马克龙“泼脏水”,发布“假新闻”,试图打击他的支持度。另外,俄方还向马克龙的竞选网站和邮件服务器发动黑客攻击。

4月22日,马克龙曾指责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卫星通讯社散布虚假信息,同时其办公室也称遭到来自俄罗斯的网络攻击。

二、马克龙是“美国大银行代理人”?

法国共和党议员尼古拉•迪克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作为银行家,马克龙“一直是美国大银行的代理人”。

这并非空穴来风。

2008年,30岁的马克龙进入进入罗斯柴尔德家族帮其打理银行生意,其间促成了雀巢和辉瑞(Pfizer)之间高达118亿美元的交易,单笔交易就将280万欧元纳入囊中。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宋鸿兵《货币战争》曾指其控制美国美联储。

马克龙之所以能够进入罗斯柴尔德和席埃银行(Rothschild & Cie Banque)担任投资银行家,是受到4名“阿塔利委员会”的成员一齐推举。

现年73岁的阿塔利是多位法国总统的顾问,也是马克龙的政治导师。作为横跨政经两界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党人雅克·阿塔利是美国国籍,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当代影响世界的100名知识分子之一。2007年,马克龙在法国国家财政监察长让-皮埃尔·朱耶(Jean-Pierre Jouyet)的介绍下,认识了阿塔利。2007年,阿塔利被时任总统萨科齐邀请重出江湖,提供经济改革方案。年轻的马克龙成为阿塔利委员会的副报告人,并在当时提出了放宽经济管束、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设想。

可以看出,阿塔利团队一边连接罗斯柴尔德家族,一边连接法国政界,在法国政经两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0年,阿塔利把马克龙推荐到了奥朗德身边,当时奥朗德还只是社会党的次级人物,而随着该党主要候选人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爆出性丑闻,奥朗德最终顺势当上了总统,马克龙成为总统府副秘书长,专门负责财政和经济方面。

到奥朗德时代,法国则进一步演变成紧随美国的“另一个英国”。

2013年9月,奥朗德改组内阁,36岁的马克龙被任命为经济部长,其银行家背景遭到法国媒体界质疑。

2016年4月,马克龙成立“前进”运动,明确表示要组成一个“跨越左右阵营之分”的政治联盟。8月,马克龙辞去经济部长一职,同年11月正式宣布参加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阿塔利顺理成章地公开表示支持马克龙的总统竞选,阿塔利门徒们进而追随而来。由此,一条隐藏了多年的政界知识分子力量重新会聚到一起。法兰西院士埃利克·奥森纳是第一批加入前进运动党的知识分子,也是2007年阿塔利委员会的成员。此后特拉诺瓦中心主任蒂埃里·佩克(Thierry Pech)和蒙田研究中心主任洛朗·比格涅,两大智库负责人也加入阵营,马克龙更是用后者的邮政地址注册了前进运动党。与此同时,《快报》《观点报》和《回声报》等诸多媒体也将大量头条给了马克龙,知识界背后的推动力量可想而知。

对于如何解决欧洲债务危机,阿塔利有自己的一套设想,他在2011年接受《中国周刊》采访时提出,第一步是削减政府支出;第二步我们将逐步建立起统一的欧洲货币基金组织,发行欧元债券,就像美国公债那样;最终我们要实现政治上的联盟,拥有共同的国防预算。

阿塔利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称,应该加强北约在欧洲的力量:

【作为北约和欧盟的成员,法国可以加强北约在欧洲的力量,加强欧洲国家在安全方面的合作,尤其是法国和德国之间。】

三、马克龙与新自由主义?马克龙的经济部长风波

马克龙的政治经济主张是什么?回顾马克龙担任法国经济部长期间的作为,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法国奥朗德以“亲美”著称,并在经济上开启“右转”。2013 年 3 月社会党在市镇选举中大败,时任总理埃罗辞职,奥朗德借此提拔个性强悍、行事果断的瓦尔斯为新总理,为经济改革“右转”铺路。瓦尔斯被称为“左派中的右派”,从未掩饰其自由经济的主张。

2013年9月,奥朗德再次改组内阁,瓦尔斯留任总理,36岁的马克龙被任命为经济部长。马克龙是奥朗德器重的人选之一,在爱丽舍宫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处理了某些政治上高度敏感的议题。《费加罗报》评论称,让一个拥有银行家背景,擅长和金融界打交道的人担任经济部长重任,印证了属于传统左翼的法国社会党正转向“社会自由主义”。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政府小幕僚,一夜之间成为奥朗德政府里地位仅次于外长法比尤斯的部长,成为全球媒体的头条。

埃松省议会主席、社会党左翼的代表人物格日(Jér me Guedj)对奥朗德和瓦尔斯的这一决定表示“哑口无言”。他称:

“这一任命是对总统所提出路线的完美阐释。马克龙是与蒙特堡完全相反的人物,让一个金融家担此重任,意图很明显。”

社会党籍议员阿米尔萨希(Pouria Amirshahi)也注意到一个明显的“净化”行为。他在“推特”上发表评论称:

“执政党正转向社会自由主义(或者说新社会自由主义),而这一转变得到了政党拥护者的支持。政府应该明确另一条路线。”

共产党对任命马克龙表示了“愤怒”。该党派全国书记、参议员洛朗(Pierre Laurent)在一份公告中指出,银行业和金融业关键人物马克龙的入阁预示着政策上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右倾。洛朗援引奥朗德的名言揭示总统言行的前后矛盾,“他未参加过任何选举,但他有这样一张面孔,他也懂得管理,与我的部长马克龙‘同行’的正是金融。”

生态政党人士也在低声埋怨。参议员本巴萨(Esther Benbassa)说:

“政府让一位银行家掌管经济大权无疑是‘内婚制’的体现。未来实现紧缩政策已无疑,再见,社会主义。”

马克龙担任经济部长之后,于2012年12月推出一项大规模的经济改革计划,被称作马克龙法案,目的是释放市场活力,实质是亲资本、反劳工,对劳工进行进一步剥削;加大商店周日开门营业的次数和时间;鼓励更多新超市开业,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来;放宽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定价权限以及运输条件;出售50亿至100亿欧元的国有资产,进一步简化行政手续;修改退休金条款和解雇条款等。

马克龙改革引起法国工人的不满。2016年6月,一心推市场化、自由化改革的经济部长马克龙遭愤怒的工会运动人士扔鸡蛋,显示劳动改革引发的紧张让这位部长光芒尽失。

有线索显示,马克龙一直是中左派精英秘密组织“格拉古兄弟”(les Gracques)的成员。这是一个由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精英校友构成的朋友圈,成员遍布法国各大企业和政府部门之中,他们是一群主张对法国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党人,却早就对目前执着于意识形态的法国社会党失望放弃,希望看到马克龙这样真正具有改革意识和能力的候选人。

参加法国总统竞选以来,马克龙一直没有提出自己的政治纲领,直到2017年3月初,他才将完整纲领和盘托出。

在经济上,马克龙无疑比较靠右,意在帮助富人和企业家。

减税,免除资本税。投资马克龙计划将公共开支降低600亿欧元,还计划将企业税从33.3%降到25%,以代替奥朗德政府设定的CICE(为企业竞争力减税制)。他还意欲将财富税(ISF)改成房地产财富税,不再缴纳资本税。此外,还提议恢复十年以前被废的加班费,免交雇主和雇员税。

支持全球化,欢迎外来资本。在对外政策上,马克龙支持“全球化”,反对保护法国的一些中低端工作职位,主张应该顺应经济的发展规律,他表示:“有些工作必须消失,譬如法国历史上的蜡烛工人和卖水人。”

劳工方面,马克龙表示5年总统任期内,不打算改变现有的退休年龄规定及退休金制度(除了将取消议会议员的特殊退休制度),但将做相应改革。马克龙提倡逐渐融合两种退休制度,让私人企业雇员享受和公务员同样的退休制度,让所有的法国人都享受同样的退休条件和待遇。这是在1995年朱佩任总理期间已经尝试但失败了的措施。考虑到马克龙在经济部长期间对劳工不利的退休方案,马克龙上台后也可能推行进一步剥削劳工的政策。

四、马克龙上台后,法国会否走向亲中?

有些人认定马克龙是“最亲华”的法国总统候选人,这是十分荒谬无知的。马克龙没有既定的对待中国的政治立场,截止目前为止,只能说马克龙既不顽固反华,也没有坚定亲华。

在达赖当年窜访法国时,马克龙曾以个人身份会见过他。

马克龙哲学上的导师保罗·利科(Paul Ricoeur)是一位反共、反五月风暴分子。马克龙25岁时他曾担任利科的助理,为利科新书做整理工作。按照马克龙的说法,利科使他“重新学习哲学”,他每天早上去利科家中,一同阅读新书段落。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期间,学生占领学校,抗议法国社会、大学体制和南特行政班子“资本主义”的方方面面,利科作为巴黎第十大学文学院院长,报警以“正常化”校园,恢复对学校的权威控制。这一举措引起了一场涉及数百名警察与学生的全面暴乱,后者损害了利科的声誉和他与法国政府的关系,自此,利科离开法国校园,频频前往美国讲学,90年代,利科非常关心政治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全球化、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集团’的垮台以及欧盟的扩大三大事件。为此,利科连续发表新的政论文章。2004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马克龙认为,有别于其他忙于推翻政权的知识分子,利科是“1968年的另一条道路”。显然,马克龙与法国1968五月风暴下产生的左翼政治力量有着不同的哲学观点与政治理念。

这就是马克龙与法国左翼、毛派梅朗雄有着根本区别的地方。2008年,中国西藏“314”暴乱之后,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受到干扰,法国媒体一边倒抨击中国,萨科齐也拉偏架,这个时候,法国政界只有一个人写下万字长文、高调为中国说话,这个人,名字是让-吕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梅朗雄一直是坚定的亲华反美政治人物,2016年9月,达赖窜访欧洲,梅朗雄接受采访时力挺中国,梅朗雄称:

“达赖喇嘛作为政治领袖的诉求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我领导我的国家,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态度的出现,对待中国的态度将会更加直接、开放,并愿意开展谈判。”

梅朗雄坚定亲华反美,是因为其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社会主义、反美国霸权的立场。而马克龙对中国的立场,则更多具有投机性,马克龙在竞选期间也有许多对华友好的说辞。

——例如,当中国旅法公民刘少尧在家中被闯入的警察无端开枪射杀后,马克龙又是惟一一位接见了死者家属以示支持的总统候选人。

——例如,马克龙在竞选期间表示,“法中之间的力量源泉,正是来自于法国率先承认中国,我觉得这可以载入史册。中国现在是一个经贸、外交和军事强国,最近又在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承诺”,“我希望保持与中国的政治和外交战略关系,因为在国际反恐、防止气候变暖、促进地区与全球的和平方面,中国是法国和欧洲非常重要的盟友”。

不过,如果马克龙及其政治势力依旧追随美国帝国主义势力,其对华友好的基础则十分薄弱。

在法国这次总统选举中,马克龙得到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前《文汇报》驻法高级记者郑若麟敏锐地指出:

【马克龙虽然没有社会党作为强大的政党后盾,但却依然有着强大且“神秘”的支持力量。竞选是需要组织的,是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的。法国历届大选都证明,当选者总是投入资金最多的。今年马克龙的资金投入则是一个谜,至少到目前为止。而没有政党作为后盾似乎也没有成为马克龙的短板。马克龙的竞选活动搞得声势十足。显然这不是仅仅依靠一个刚刚建立的新政党所能够支撑起来的。其中的奥秘,只有以后再去调查了。马克龙得到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这也是一个人所周知的“秘密”(这也就意味着马克龙得到了控制着媒体的财团的支持)。】

作为曾经在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里参与过重要工作的马克龙,不仅得到法国所有资本媒体的支持,也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全力支持,同样地,马克龙在中国媒体上也颇受欢迎。如今,已经有媒体公开宣称马克龙“反美”、“最亲中”了。

马克龙“奇迹”般的待遇,与毛派候选人、事实上的“最亲中反美”人物梅朗雄完全相反。梅朗雄,一直是法国民意支持率最高的政治人物之一,却由于其坚定反美亲华、最爱穿“毛装”、公开尊崇已故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等,长期不受媒体待见。

2017年的法国总统竞选,媒体依旧淡化对梅朗雄的宣传,直到第一轮总统选举前夕,梅朗雄跃居民意榜首、势不可当后,法国媒体上才不得不出现一些相关报道。梅朗雄的民意基础、组织能力惊人,2017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梅郎雄在巴士底狱广场举行大型集会,成功召集了13万人参加集会游行。3月20日,法国总统竞选第一轮电视辩论后,据Elabe民调:当被问及“谁最了解我”这个问题时,梅朗雄(Melenchon)排名第一,4月4日,第二轮电视辩论举行,超过600万人观看。梅朗雄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候选人。根据BFMTV电视台委托民调机构艾拉贝(Elabe)所做的一项调查,25%的受访观众认为,梅朗雄在电视辩论中的表现最具说服力。马克龙只有21%。

梅朗雄在第一轮的落选,马克龙在第二轮的获胜,似乎只能证明资本寡头对法国国家的操纵又更加老练。对于资本寡头而言,在法国,还不到需要极右翼上台执政解决阶级矛盾的时间点。

法国,能在马克龙的带领下,走向更好吗?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尽在察网:www.cwz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