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上海_五年,我的名字从“喂”变成“马医生”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张慧 整理

【编者按】

在上海这座城市,你是否还记得这五年曾与谁相遇,并留下特别的记忆;你是否还记得这五年的成长,和城市一起完成了怎样的蜕变;你是否还记得这五年的活动轨迹,某片梧桐树荫下、某座大楼里、某个网红店前都有你的打卡足迹。

五年很长,它足够让人成长,让事沉淀,让城更新;五年不长,放置人生的长河,我们还有很多个“五年”。

2022年6月,澎湃新闻和IP SHANGHAI联合发起,征集“我和我的上海——关于‘五年’”故事。被选中的故事,将有机会发布在澎湃新闻和IP SHANGHAI上,与读者同分享、共见证。

五年间,马医生的工牌几次更换。

以下是网友马医生的“五年”分享:

“喂!我盐水没了!”

“喂!xx医生(上级医生)在吗?”

“喂!你过来一下!”

五年前,我还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为“规培医生”,每天我小跑穿梭在病房里,跟着查房、写病史、开医嘱,像一只小陀螺。

作为一名“住院医师”,“住院”值班也是家常便饭。按理说,我在病房的“出现率”如此之高,应该存在感很强吧。

可事实上,不论我每天和病人见多少次,不论病人多少次看到我的工牌,我的名字还是“喂”。记得仅有一次,我床位的病人对我说:“感谢你,马医生。”

这让我兴奋了很久。 其实,没有名字是必然的。五年前,我才迈出校园来到上海一年,身上的学生气还很重。临床经验的不足,让我整个人的气质显得不那么自信。面对复杂的疾病,我总喜欢躲在上级医生的后面,像一只唯唯诺诺的兔子。“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也就成了我每天必求的“锦鲤”。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因此我会见到全国各地来求医问药的病人,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我“大开眼界”。也正因为上海的海纳百川,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精英专家,让我获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知识财富。和同期在各地就业的同学相比,我的医学知识面和医学技能也显得较为突出。

2019年,我正式结束了“学徒工”生涯,通过考核成为一名正式的全科医生,进入了一家社区医院的病房工作。

相对稳定的生活让我开始居安思危。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实力,在考取了中级资格以后,我进入现今工作的医院,从事门诊和家庭医生的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用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守护他们的健康,成为我的职责和使命。五年来,我从一个唯唯诺诺的女孩到如今能和病人良好地沟通、指导用药,和他们相互信赖,其中付出的艰辛只有我自己知道。

但是我现在有名字了,不再是“喂”,而是“马医生”,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作为一名普通的“沪漂”女孩,生活并没有因为我是医生对我有很大的偏爱,褪去白衣,我也会遇到许许多多并不顺利的事情。五年来,我搬过近十次家,但这才是生活啊,不是吗?正是因为这一路跌跌撞撞,才能让我的每一步走得这么坚实有力。

近三年来,上海的疫情时有反复。尽管如此,我一刻也没有想过退缩,一直坚守在一线。我更没有想过离开上海,因为我热爱这座城市,她是有血有肉的,她给予我太多太多了。

五年的成长,汗水与泪水,已经在我心头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我爱上海。

扫描二维码可上传“五年”故事 祝碧晨 海报设计

责任编辑:李闻莺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