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100家美术馆_闭门94天,迫切期待回归

据2021年末发布的《上海市美术馆名录》数据,

上海有96家美术馆、全年办展950次。

上海的美术馆、博物馆大多自3月10日起闭馆,

至今已经94天了,

如奈良美智个展这样的重磅展览,

筹备两三年,开幕3天即闭展,

令艺术爱好者唏嘘,

还有众多筹备已久的春季新展被按下暂停键。

自6月1日上海陆续复工以来,

艺术从业者们纷纷返回场馆现场,

重启布展,清洁消杀,积极线上预热,

开始为迎接观众的到来做准备。

一条采访了10余位美术馆馆长、艺术从业者,

在无展可看的3个月,

美术馆和工作人员都经历了什么?

编辑:叶 荔

责编:陈子文

复星艺术中心外观

受访人:

王津元(复星基金会及复星艺术中心主席)

许超(复星公益基金会项目副总监

复星艺术中心一楼大堂

复星艺术中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黄浦区外滩,所以向浦东、浦西两地运输物资都比较便利。4月15日,第一批、10个箱子为一组的“社区防疫支持包”从一楼大厅发出,“快闪仓库”开始启动,闭馆的美术馆成为防疫物资的中转站。

一楼,原本是票厅、艺术商店、公共接待区,大概360平,分区块储存、组装,日均囤放22万多件抗疫物资。

我们做了100多次组合尝试后,迭代出最高效的一款“支持包”:7大箱、3小箱,含防护服、口罩消毒液、抗原检测试剂等,可满足一个普通社区的志愿者们40天的日常防疫需求。

驰援最密集的是浦东新区,相比于之前先去位于宝山区、杨浦区交界的基金会仓库取货,现在改为从复星艺术中心出发,再前往浦东地区派送,能节约近1个小时,这里是绝佳的“中转站”。

左:10个箱子一组的“防疫支持包”

右:一车可以装满23组

在疫情最严重的20多天内,通过“支持包”驰援的社区有270个,超55万件物资。到全市运输逐渐恢复,最后一批物资撤走之后,我们才小范围分享了仓库一事,美术馆的粉丝看到照片,很快认出了天花板的“一圈圈”,既陌生又熟悉。

在闭馆期间,四楼天台也破例对医护人员开放了一次,来自广东、安徽等地支援上海的30位医护人员,在那里举行了一场告别会,大家看完外滩两岸的最美天际线就离沪了,很多人说期盼尽快再回到这里,来看场展览。

“亚历克斯·伊斯雷尔:自由公路”展览现场

临时闭馆前的最后一场展览

封控前,复星艺术中心新展布置现场

对美术馆来说,今年到明年的展览计划都被打乱了。为了在具备开放条件后,最快开启下一个展览,美术馆团队在全市封控的前夕,抓紧完成了大部分布展工作。新的艺术雕塑也已经出现在场馆外的空地中。

我们也在积极筹备今年的艺术夏令营活动,关注艺术疗愈、情绪疏导,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尽快忘记封控的阴霾。在越困难的情况下,艺术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玻璃博物馆艺术广场

受访人:

张琳(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

在三个多星期之前(5月上旬),我们博物馆上了“快团团”。这次疫情大家对社区团购从陌生到熟悉,我们的想法是,当你团购食物的时候,遭受了涨价之苦,那么你可以现在先囤一些博物馆优惠价格的门票,换种方式把失去的钱找回。

另一方面,去年5月,我们博物馆一个月的门票收入大概将近200万,今年是零。那么博物馆也确实需要现金流,目前大概做成了10多万。我想这个模式在上海所有博物馆里面是唯一的了。

热力剧场(以热玻璃为材料表演)

本来今年上半年,我们计划推出6个展览,非常丰富。其中我们做了6年多的“退火”项目,3月11日闭馆后,我们还在跟今年的两位合作艺术家宋冬和尹秀珍线上沟通,我们当时以为4月28日还能正常开幕。

6月1日复工后,第一件事就是协调种植

今年5月18日是我们成立11周年,再加上今年是联合国“玻璃年”,3月起我们在馆外挖了220个洞,计划种上本地植物,准备做一个与园区改造升级有关的展览。但错过了3月最佳移植季节,苗圃的树状态如何都是未知数。

记得去年10周年大展前后,我还接待了近100家媒体采访,但今年你来采访我,是第3个,挺感慨的。

我常常说,博物馆是不适合居家办公的,我们很多工作都需要面对面展开。现在这个团队大概40个人,作为非国有博物馆,不冒进,是我们的原则。

玻璃博物馆过往活动现场

我也相信,人是社会性的,等到这段时间过去,我们这样的场馆,尤其我们公共教育部分提供了很多儿童活动,是有需求的。

等到7、8月份博物馆的最旺季到来,我们也希望能够抓住这一波,让观众得到满足,让我们博物馆失去的三个月,至少有部分可以弥补回来。

受访人:

李丹丹(明珠美术馆/光的空间 馆长)

6月1日复工第一天,消杀现场

明珠美术馆这段时间正在筹备新展“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3月初发布预告,原计划3月17日对公众开放,近3个月后的6月1日,再次启动布展关键环节。

展览的部分作品要由东京运输到上海,3月11日临时闭馆时,这批作品还在途中。当美术馆所在区域静态管理后,作品被滞留在物流公司在上海的仓库,这让我们连着几天都非常担心,怕出现作品的破损、遗失。

所幸后来问题得到了解决,由于馆员都被封控在家,最终,美术馆安排的留守安保人员接收了这批作品,未能按计划逐件查验点校作品。

“长效设计”海报预览

“长效设计”概念由日本设计活动家长冈贤明提出,他说,“我们应该以爱惜之心对待物品,并了解经得起长久使用的物品其价值所在。”这个项目现在看来特别应景,这段隔离在家的日子,大家也被迫每天审视“一器一物”、“一蔬一饭”。

另外,我们原本拟于年末举办的一个国际展览,因为一直不能确定展期而不得不取消。因为合作伙伴不能一直等我们,这批作品要被运往其他国家展出了。

疫情期间的线上活动

明珠美术馆/光的空间

线下,才是美术馆的主要阵地,但这段时间我们不得不暂时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全部移到了线上。但我想,大家可能从未如此想念在一幅原作前驻足凝视,在书店里徜徉展卷,喝一杯咖啡、听一场讲座的快乐吧。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可以独处,更需要在一起,艺术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是一种“刚需”。

受访人:

卞卡(UCCA Edge总经理)

最大的困难其实和整个上海这段时间的困境相似,就是城市的流动性受阻。

航班货运频次减少后,一些展品运输受影响,作品在空港有滞留。而且当时,我们的艺术品运输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封控在家,我们确实很焦虑,尽力去协调:

一是要确保作品存储的恒温恒湿柜持续工作,二是通过主管部门申请尽早复工的可能性,第三是和海外的借展方高频次的更新进度,也要做好解释说明。

回想起来4月到5月那段时间,上海的自然条件还算不错,天公作美。我家里也有一个温湿度计,我每天都会看上面的数字,确保适合被滞留作品的存储,挺焦虑的。

托马斯·迪曼德新展作品进场

展厅陈设布置中

6月复工后,我们恢复了中断的托马斯·迪曼德新展的布展工作,可惜展览中原本有的“樱花”元素,在春季与上海的城市景观非常契合,现在“完美错过”了。

不过如果走进美术馆,用另一种方式回应我们“错过”的春天,也不失为是一种艺术的馈赠。

美术馆室内空间

美术馆所在的商业楼与街区

目前在上海的UCCA Edge团队有超过60人。UCCA建馆15年了,同时UCCA Edge也是刚落户上海的年轻机构,和这座城市共同经历了一个非常时刻,我想美术馆和公众都更深刻地意识到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如何重要。

并不是美术馆单向地为公众提供心理满足感,而是有一个更开放的美术馆,容纳更多公众发声的通道。

美术馆所在的商业楼与街区

受访人:

张琰(宝龙美术馆副馆长)

闭馆两个多月损失肯定巨大,运营也带来难度。已开的展览无法继续售票,票房损失;没有任何人流,美术馆的周边售卖也遭受很大损失:艺术品商店关门,咖啡厅、艺术餐厅停止经营,品牌、场地合作无法继续。这些美术馆的“自我造血”功能都受到重创。

展览的原定计划全部受到影响,包含展期的时间、借展的作品时效、规划好的宣传方案、票务方案等,后续的展览计划也会面临大的调整。

临时闭馆前,“现代的脉动”展览现场

3月10日面临突然闭馆,都未料到时间会那么久,为了展品安全,安排了保安团队24小时轮班在岗。严格隔离措施下,在岗员工只能食宿在美术馆内,刚开始时还发生过食物短缺,所幸后来在宝龙集团和相关部门帮助下得到解决。

员工封控在家期间自述“美术馆打工人”的日常

民营美术馆基本上团队规模都不会很大,我们大约50人,定期线上会议。因为有这样的工作交流系统,也让我方便了解员工近况。

在4月中,一位员工未能准时参与线上会议,也没有联络。我们及时联系她后发现,她连续几天心悸,睡不好觉,状态非常不好。幸好在大家协助下,志愿者帮助她很快配到药,但还是需要心理上的缓解和支持,我就每天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和她聊聊天,希望能帮助她转移一下注意力、缓解焦虑。

好在利用这个特殊的静默期,我们规划了原来想推进、但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的线上活动,也将线下儿童教育课程调整到线上。

面对疫情和被打乱的生活,艺术还是一剂良药,给人们灵感和希望,它对于重建人类精神世界,是有重要意义的。期待观众们重新回来。

受访人:

周红荣(ArtZhou艺术品物流、布展)

过去两个多月,我们团队一起在青浦的工业园区里隔离,算上门卫总共有17个人。

今年公司成立十周年,自2020年疫情发生,很多业务都受到了影响,尤其国外的就更不用说了。原本3月到5月订单很多,但现在很多展览布置到一半,停下来了。

帮儿童福利院拉物资

用运输作品的大车帮青浦社区送菜

我们有一辆平时运输艺术作品的大车,4月7日起,办了保供物资车辆通行证,全城跑,给老人买药、接老人出院、将患病老人送到自己子女身边等,都不收钱,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几天,早上8点做完核酸就出去,忙到晚上12点回来。

艺术家丁乙老师过去这段时间也跟我们一起隔离,他的工作室是封控状态,也不可以居住,他今年要准备两个大展,分别在6月、8月,不能耽误,所以在我们这里画画。他人很随和,每天和我们用一样的晚餐,中午就吃面包加咖啡。前几天新作完成那一刻,我们都很兴奋。

我们也帮周老师从工作室送颜料到他们小区门口,他很激动,特意到小区门口和我合影。我们还帮艺术家送过烟和蔬菜。艺术家的日常就是创作,受疫情影响相对小,隔离中打扰少了,更能静心创作。

这些小小举动,可以让大家获得一些安全感:至少在紧急时刻可以得到帮助,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6月初,油罐“新生”

摄影:夏至、林逸恺(图源:OPEN建筑事务所)

5月底6月初,憋了快3个月的上海市民终于能走出家门,城市也已经进入夏季。6月1日,不少年轻人直奔美术馆的户外空间,“尽管不能进到馆里面,室外公园也好惬意。”

油罐艺术中心,就是颇受年轻人喜欢的休闲目的地。近5万平米场地成为一个超大的城市公园,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在3个月的静默期之后,谁也没想到,昔日平整的草地竟长成了茂密的都市森林,如同“莽原”。

苏州河区域

上海徐汇滨江西岸艺术区改造后的面貌

摄影:田方方

龙美术馆(西岸馆)

摄影:苏圣亮

疫情前,在徐汇滨江,还有很多这样由老工业区改造而来的地方,市民可以一站式打卡好展览,也可以同时享受到高品质的滨江公共空间,慢跑、滑板、露营,同时亲近艺术和自然。

在上海的其他片区,比如外滩、新天地、苏州河沿岸,历史建筑翻新、改造成文艺空间后,也会考虑留下更多的室外区域,室外公共艺术和自然植被一道进行规划。“破圈”的艺术休闲地还有很多,散落在城中,与城市居民的距离更贴近。

美术馆始终与我们的城市及市民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期盼着美术馆早日重新开放。

美术馆恢复后可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