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卓越工程师暨创新型精益六西格玛黑带》系列课程之 107:第四部份:CUSUM(Cumulative Sum)累积和控制图(3)-计数型CUSUM

第四部份:CUSUM(Cumulative Sum)累积和控制图

一、计数型累计和CUSUM控制图

3.1事件计数--泊松数据累积和CUSUM控制图

3.2成败型数据--二项分布累计和CUSUM控制图

3.1事件计数--泊松数据累积和CUSUM控制图

3.1.1泊松数据累积和控制图特点

3.1.2泊松数据累计和判断准则

1、计数和计算目标数偏差

2、累计和Cmt

3、定义一个参考值kCmt-k(表格法)

4、定义一个决策值h(h>k)

5、Cmt>h,过程异常

6、Cmt<0,累计和清零

3.1.3泊松数据累计和实施过程

1、确定事件实际平均发生率m和标准差

2、选择参照发生率或目标发生率Tm,Tm=m

3、确定最合适的判断准则再选择累计和方案

4、确定H和K值

Tm<10,从表格23中选择最接近的一个,对10--25之间,采取线性插值法,大于25,正态近似法

5、搭建V型模板和表格

1)V型模板

绘制累计和,选用判断区间H,斜率F=(X-Tm )截顶V模板

2)表格法

计数差值:X-k累加,如果大于H,判异,如果小O,按0算

6、应用表24评估方案平均链长性能

3.1.4泊松数据累计和应用案例

某手机屏制造商,每批检查500片玻璃,应用累计和控制图CUSUNM控制。历史平均每片黑白点数为0.004,Tm=2,h=? k=?

3.2失败计数--二项分布数据累积和CUSUM控制图

3.2.1二项分布数据累积和控制图特点

1、二个参数n 和p,计算更加复杂

2、如果不良率小于10%,用泊松近似法

3、Tm>20,采取正态近似法

3.2.2二项分布数据累计和实施过程

1、确定事件实际平均发生率和标准差

2、根据不良率确定h和f

3、使用修正案

4、搭建V型模板和表格

6、注意P1/p0

3.2.3二项分布累计和控制图应用案例

一手机外壳加工项目团队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将不合格率由原来25%降低到6%。现每半小时抽一组样本,期望能在半天内将异常检测出来。设计一个累计和控制图方案。

注意P1/p0(RQL/AQL比例)

本人在某集团公司进行了SPC内训课程。课堂上按我的安排,有一个环节是《SPC如何在某某科技集团公司应用》。

以下是讨论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发言:

1、A子公司质量负责人说:我们公司产品是面向航天发射器或专用装备定制。批量非常少,一般批量只有几十个,乃至几个。按SPC般要求至少需要25组数据,125个产品。我来公司20多年了,还没遇到一批有100个以上订单。显然,修哈特控制图不适应我们。有适应我们这个情况的控制图吗?

思考:如何帮助A公司实施质量过程控制?

2、B子公司过程质量负责人说:目前,顾客对我们要求是50PPM,按P或NP控制图,需要每组至少5个以上不良品。我们每天检查出的不良数都5个以下,不符合使用P或NP控制图。

另外一个工程师说,我们把2天当做1个组,不就满足条件了吗?那个质量负责人说,这有什么意义?难道纯为使用控制图而拼条件?另外一个工程师不做声了。

思考:什么控制图能帮助B公司实施质量过程控制?

3、C公司一个工程师说,我们控制图都是为了应付顾客检查,虽然用了很多控制图,我看不出起什么作用?倒是浪费了不少人力。C公司质量负责人瞪了他一眼,你自己还没理解到位,粗暴下结论。自从严格按顾客要求用了SPC后,我们质量不是比以前好多吗?该工程师回答,那是我们每天盯着生产线,你不用SPC结果也一样。

思考:C公司的SPC是摆设吗?

SPC咨询和内训请联系:何老师(),邮箱:@.com

被打败的黑带SQE终于发现一个赢的机会,结果呢?

10年前,国际知名大厂如IBM、苹果等SQE非常吃香!他们常到供方指点江山,当然,这些SQE待遇也非常高,令人羡慕!可是某黑带SQE因为学艺不精,技不如人,每次到某供应商检查,总没有找到在其他供应商那里说了算的感觉,想发现点什么问题,然后给QA教导一下,可每次都无法说服供应商QA经理。该QA经理跟我学了3年黑带,每次同此SQE华山论剑,结果每次都打败此SQE!SQE心理不服,一次,例行检查中,让他发现一个巨大的“机会”。在生产现场,SQE要求QA把质量自动控制系统最近3天质量控制曲线和表格调出来检查,是否正常?结果发现一CUSUM表格出现大量异常点,但未见供方采取任何行动。QA经理解释说;我们主动把不良率降低得到你要求的一半加以控制,如果我恢复原来目标,就不会出现了。只见QA经理在SQE还没看明白就动手改了二个参数H,K,异常点全部消失。SQE碍于自己也是一个大黑带,不好意问QA经理,这是为什么。只是说,喔。因为他再次在这个QA经理面前没有找到当老师的感觉。你只好问:你这样做意义何在?QA答:引起关注且持续观察是否会持续恶化。如果没有,依然回到轨道内,我不采取行动,如果有的话,我会提前采取行动。SQE又一次点头,其实他还是没搞明白,后来,这个SQE再次跟我学习黑带时,才彻底搞明白。

面对顾客审核,如果你水平比SQE高,你就占了上风。高手论剑,全靠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