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 教学包含“导读→默读→品读”三个环节。导读环节以导为手段,以促读为目的;默读环节是输入信息理解文本,其特点是学生个体的持续的独立阅读;品读环节是师生、生生及师生与文本之间多重对话,在对话中品味课文、分析文本,促进学生内化知识、表达分享,达成阅读教学目标。事实上,SSR能够有效改变碎片化阅读行为,促使浅层阅读转向深层阅读。
SSR 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课堂是训练SSR技能的重要场所。对此,有人或许心存顾虑:(1)一节课10多分钟默读,课堂沉闷怎么办?(2)搞SSR是否不用训练略读扫读技能了?(3)SSR是否会影响课堂进度?
在公开课或观摩课,有的老师生怕出现“冷场”,刻意制造热闹的场面,以迎合观课者的“需求”。阅读教学究竟是应该看热闹还是看门道?答案不言而喻。断断续续、蜻蜓点水般地阅读一篇几百个词的连续文本,必然“不求甚解”,难以抵达文本内部、体会字义和内涵。阅读课的门道是,“沉下心来”集中精力默读,才能把握文本内容,深入理解篇章。
略读扫读能力的确非常重要,应当进行专项训练。SSR与 fast reading 等相关技能并不矛盾,但培养SSR能力难度较大,须经过长期训练方可奏效,因为它对专注力要求较高。SSR是综合运用阅读技能的认知活动,学生应当学会把略读扫读和细读相结合,使各种阅读技能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积累默读经验。
SSR须占用20-30%课时,它是否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不妨从三方面应答该问题。首先,SSR只是“合并同类项”,即把原本零碎的阅读活动集中起来,时间总量未发生变化。其次,设计教学时应考虑SSR时间,若片面追求完成任务,压缩默读时间,无异于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再次,精细处理各单元第一篇阅读课,假如一课时不够用,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布置学生课前自主SSR课文,腾出课堂时间品读文本;二是在课内进行SSR,把品读文本部分内容延伸到下一节课处理。
英语阅读是高强度的心智活动,逃离喧嚣和热闹,创设默读静思的时空,是一种理性选择。在活跃的课堂中,silent reading 和 silent thinking 何尝不是一种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