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Pro机器视觉实验指导书

VisionPro机器视觉

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 机器视觉系统组态实验 2

实验二 多长度尺寸测量实验 4

实验三 焊点缺陷检测实验 5

实验四 零件分类识别实验 6

实验五 划痕检测实验 7

实验六 车牌号码识别实验 8

实验一 机器视觉系统组态实验

实验目的

1、认识机器视觉基本组件。

2、正确连接相机,采集图像。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平台GG-SJ100。

2、机器视觉组件(相机、镜头、光源、光源控制器、网线)。

3、计算机。

实验原理

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接至相机,使用QuickBuild软件对相机设置,采集图像。

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连接相机,并采集一幅图像。

2、请勿触屏镜头镜面。

实验步骤

1、揭开相机保护盖、镜头保护盖,将镜头通过“C接口”与相机拧合。

2、将相机固定在GG-SJ100实验平台支架上。

3、将I/O连接至相机的6PinI/O接口,对相机进行供电。

4、将光源固定在GGSJ100实验平台支架上,将光源的供电线连接至光源控制器的CH1接口上,打开控制器的红色开关,将光源点亮。

5、将网线一段接在相机的网口上,另一端连接到计算机的网口。

6、在计算机上单机“开始”→“所有程序”→“Cognex” →“VisionPro” →“Utilities” →“GigE Vision Configuration Tool”(如图1-1)。

7、单击左侧树形结构的相机图标,从中间的“Camera Network Properties” 栏下的“IP address”和“Subnet”可知道当前相机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如IP:192.168.5.254,子网掩码:255.255.255.0)。单击“本地连接”,在“IP address”和“Subnet mask”处将本计算机的IP及子网掩码修改与相机一致(如IP:192.168.。5.128,子网掩码:255.255.255.0),修改后,单击“Update Network Connecion”进行更新。更新完毕后,左侧相机图片上的红色感叹号将消失,此时,相机与计算机连接正常。

图1-1

8、在桌面上双击“Quick(R)Build”软件。

9、双击“CogJob1”,弹出程序编辑界面。

10、双击“Image Source”,进入图像源设置(如图1-2)。

11、选择“照相机”。

12、在“图片采集设备/图像采集卡”的下拉列表下,选择所需要连接的相机。在“视频格式”下拉列表下选择“Generic GigEVision” →“Mono”。单击“初始化取相”(如图1-3)。

13、单击左上角的相机图标

,即可看到相机实时采集的图像。

14、根据实时图像的效果修改曝光值、亮度、对比度、镜头焦距、镜头光圈、光源亮度。取相时建议取消掉“时限”的勾选项。

图1-2

图1-3

15、调节完成后,关掉“Image Source”窗口,单击程序编辑界面左上角的三角形图标

,进行单次运行程序拍照。

16、在右侧图片区域单击右键,选择“保存图像到文件中(F)…”,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保存路径,并输入保存图像的名字。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1、拍摄三张图片,并将图片存储在桌面。

2、改变光源亮度及曝光值,并拍照,观察图片的变化,进行总结。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能认识对实验平台GG-SJ100、相机、镜头、光源。并根据参数的变化,增加对采集图像的各项参数的熟悉程度。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多长度尺寸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CogFindCircleTool”、“CogFindLine”、“CogCalibCheckerboardTool”、“CogFixtureTool”、“CogAngleLineLineTool”、“CogDistancePointLineTool”工具。

2、认识标定板。

3、了解何为机器视觉标定。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平台GG-SJ100。

2、机器视觉组件(相机、镜头、光源、光源控制器、网线)。

3、计算机。

4、待测工件。

实验原理

1、采集图像后,通过标定转换工具,将图像由像素坐标系转换为毫米坐标系。

2、通过相关的VisionPro工具,对所需要的长度、圆进行测量。

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拍摄标定图片,并进行保存。

2、测量直线到直线的夹角。

3、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4、测量圆的半径。

实验步骤

1、参考“实验一”,将相机与计算机进行正常连接,并调整图像清晰地至最佳。

2、在程序编辑界面中,单击菜单栏上的工具图标

,软件将弹出工具对话框,如图2-1。

图2-1

3、在“Calibration & Fixturing”文件夹下,将“CogCalibCheckerboardTool”工具拖至左侧程序编辑端。将“CogFixtureTool”工具拖至左侧程序编辑端。

4、单击“Image Source”下的“OutputImage”终端,并拖动连线至“CogCalibCheckerboardTool1”工具下的“InputImage”终端。

5、单击“CogCalibCheckerboardTool1”工具下的“OutputImage”终端,并拖动连线至“CogFixtureTool1”工具下的“InputImage”终端,如图2-2。

图2-2

6、将标定板放置在相机拍摄的视野中, 单击程序编辑界面的菜单栏中的

按钮,进行单次拍照采图。此时,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当前拍摄的标定板的图像。

7、双击“CogCalibCheckerboardTool1”工具将弹出编辑窗口(如图2-3),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好校正板“块尺寸X”和“块尺寸Y”的值(该值为当前使用校准板相邻2个圆的圆心距的距离,该例中的圆心距为X=0.2mm,Y=0.2mm),在“特性搜寻器”下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适合当前标定板的特性(本例中使用的标定板为“点网格”),取消基准符号前的勾选项。单击“抓取校正图像”,再单击“计算校正”。稍等几秒后可看到窗口左下方的红色“未校准”字样变为绿色“已校正”。

图2-3

8、将待测产品放置在相机拍摄的视野中,单击程序编辑界面的菜单栏中的

按钮,进行单次拍照采图。

9、在程序编辑界面中,单击菜单栏上的工具图标

,在工具栏中“Geometry-Finding&Fitting”文件夹下将“CogFindCircleTool”、“CogFindLineTool”工具拖至左侧程序编辑端。

10、单击“CogFixtureTool1”工具下的“OutputImage”终端,并分别拖动连线至“CogFindCircleTool1”和“CogFindLineTool1”工具下的“InputImage”终端。

11、在程序编辑界面中,双击“CogFindCircleTool1”工具,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适应图像”,并设置卡尺数量为30,搜索长度为0.4,投影长度为0.03(这三个值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图像的需求自己定义)。并调整右侧图像中的卡尺的查找区域,如图2-4所示。调整完成后,单击窗口左上角的

按钮,让工具单独运行一次。窗口右上方的下了列表中选择查看的图像结果,选择“LastRun.InputImage”即可看到刚才放置区域查找到的圆,如图2-5所示。查看后关闭当前找圆窗口。

图2-4

图2-5

12、在程序编辑界面中,双击“CogFindLineTool1”工具,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适应图像”,并设置卡尺数量为30,搜索长度为1,投影长度为0.05(这三个值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图像的需求自己定义)。并调整右侧图像中的卡尺的查找区域,如图2-6所示。调整完成后,单击窗口左上角的

按钮,让工具单独运行一次。窗口右上方的下了列表中选择查看的图像结果,选择“LastRun.InputImage”即可看到刚才放置区域查找到的直边,如图2-7所示。查看后关闭当前找边窗口。

图2-6

图2-7

13、在程序编辑界面中,单击菜单栏上的工具图标

,在工具栏中“Geometry-Finding&Fitting”文件夹下再次将“CogFindLineTool”工具拖至左侧程序编辑端。将“CogFixtureTool1”工具下的“OutputImage”终端,并分别拖动连线至“CogFindCircleTool2” 工具下的“InputImage”终端。

14、双击“CogFindCircleTool2” 工具,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适应图像”,并设置卡尺数量为30,搜索长度为1,投影长度为0.05(这三个值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图像的需求自己定义)。并调整右侧图像中的卡尺的查找区域,如图2-8所示。调整完成后,单击窗口左上角的

按钮,让工具单独运行一次。窗口右上方的下了列表中选择查看的图像结果,选择“LastRun.InputImage”即可看到刚才放置区域查找到的直边,如图2-9所示。查看后关闭当前找边窗口。

图2-8

15、在程序编辑界面中,单击菜单栏上的工具图标

,在工具栏中“Geometry-Measurement”文件夹下将“CogAngleLineLineTool”、“CogDistancePointLineTool”工具拖至左侧程序编辑端。

16、单击“CogFixtureTool1”工具下的“OutputImage”终端,并分别拖动连线至“CogAngleLineLineTool1”和“CogDistancePointLineTool1”工具下的“InputImage”终端。

图2-9

17、将“CogFindLineTool1”和“CogFindLinetool2”工具的“Results.GetLine()”输出终端分别连接至“CogAngleLineLineTool1”的“LineA”和“LineB”输入终端。

18、将“CogFindCircleTool1”工具下的“Results.GetCircle().CenterX”、“Results.GetCircle().CenterY”输出终端分别连接至“CogDistancePointLineTool1”的“X”、“Y”的输入终端;将“CogFindLineTool1”工具的“Results.GetLine()”输出终端连接至“CogDistancePointLineTool1”的“Line”输入终端,如图2-10所示。

19、单击当前窗体下的

按钮,运行一次“CogJob1”。在右上侧图像选择的下拉列表中选择“LastRun.CogFixtureTool1.OutputImage”,在图像区域单击右键,选择“图像适应窗口(F)”选项。此时,即可看到检测效果图。如图2-11所示。

20、在程序编辑界面中,单击菜单栏上的工具图标

,在工具栏中将“CogToolBlock”工具拖至左侧程序编辑端。

21、将“CogFindCircleTool1”工具下的“Results.GetCircle().Radius”、“CogAngleLineLineTool1”工具下的“Angle”、“CogDistancePointLineTool1”下的“Distance”分别拖动至“CogToolBlock1”。

22、双击“CogToolBlock1”。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Inputs/Outputs”选项卡,此时即可查看到所测圆的半径、两条直线的夹角(弧度制)以及圆心到其中一条直线的距离。如图2-12所示。

图2-10

图2-11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将所测圆的半径、直线和直线的夹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录。调整区域,以及卡尺长度等参数,观察这些值变化在多少范围内波动。

图2-12

实验总结

总结所使用工具的作用。

实验报告

实验三 焊点缺陷检测实验

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CogHistogramTool”工具、掌握“CogToolBlock”工具中的脚本编辑方法及添加程序集的方法。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平台GG-SJ100。

2、机器视觉组件(相机、镜头、光源、光源控制器、网线)。

3、计算机。

4、待测工件。

实验原理

通过分析焊点表面的灰度信息的平均值,设定阈值作为界限,以判定焊点是否合格。

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拍摄待测产品,并保存相关图片。

2、检测焊点表面是否过焊(即不合格)。

实验步骤

1、参考“实验一”,将相机与计算机进行正常连接,并调整图像清晰地至最佳。

2、将产品放置在相机视野内,单击单次运行作业按钮进行拍照。

3、在工具栏中 “Image Processing”文件夹下,将“CogHistogramTool”工具添加至程序编辑区。

4、将“Image Source”的图像源连接至“CogHistogramTool1”的输入图像源。单击“单次运行作业”按钮。

5、双击“CogHistogramTool1”工具,在“设置/区域”选项卡下,选择“区域形状”为“CogRectangleAffine”。调整右侧图像区域中的检测区域大小及位置,将区域移动至所检测的区域内。单击运行按钮。关闭当前编辑窗口。

6、在“CogHistogramTool1”上单击右键,选择“复制”。在程序编辑区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Paste”。此时,工具复制到程序编辑区内。

7、将“Image Source”的图像源连接值“CogHistogramTool2”的输入图像源。双击“CogHistogramTool2”,不改变检测区域大小,仅仅拖动检测区域到另一个需要检测的位置即可。单击运行按钮,关闭当前编辑窗口。

8、将工具栏中的“CogToolBlock”添加至程序中。将“CogHistogramTool1”、“CogHistogramTool2”工具的“Result.Mean”输出均拖至“CogToolBlock1”中。如图3-1所示。

图3-1

9、双击“CogToolBlock1”,在“Inputs/Outputs”选项卡下,将“Result_Mean”的名字改为“Hist1”,将“Result_Mean1”的名字改为“Hist2”。如图3-2所示。

图3-2

10、单击

左侧的新增按钮

,在“SystemTypes”下选择“Add new System.Boolean”,在下方将“Output”名字改为“Result1”;按同样的步骤再添加一个“Result2”的变量,如图3-3所示。回到“工具”选项卡下可看到如图3-4所示画面。

图3-3

图3-4

11、单击窗口菜单栏中的“创建/编辑脚本”

。选择“C# Simple Script”(可根据编辑习惯选择VB语言),此时,频幕弹出脚本编辑窗口,如图3-5所示。

12、单击“脚本”,选择“添加/移除参考…”,在弹出的窗口下单击“通过从已知程序集列表中进行选择来添加参考”按钮

。在弹出窗口的列表中选择程序集名称为“Cognex.VisionPro.ImageProcessing.dll”的程序集,单击“确定”,如图3-6所示。

图3-5

图3-6

13、在“添加/移除参考程序集”的窗口下,向下拉动该窗口,使窗口变高,此时,下方会出现“确定”、“取消”按钮。单击“确定”,如图3-7所示。(注意:这是编写脚本时添加程序集的一个Bug,必须按此方法才能成功添加程序集)。

图3-7

14、在脚本编辑区的上方引用程序集。添加代码为:“using Cognex.VisionPro.ImageProcessing”,如图3-8所示。(注意:步骤12-14为编辑脚本中添加程序集的方法,本例中暂时不用。)

图3-8

15、在public override bool GroupRun(ref string message, ref CogToolResultConstants result)方法内添加如下代码如图3-9所示:

double hist1 = this.Inputs.Hist1;

double hist2 = this.Inputs.Hist2;

if(hist1 >= 100)

{

this.Outputs.Result1 = true;

}

else

{

this.Outputs.Result1 = false;

}

if(hist2 >= 100)

{

this.Outputs.Result2 = true;

}

else

{

this.Outputs.Result2 = false;

}

图3-9

16、在脚本编辑窗口中单击“生成 发行”按钮

,此时可看到下方消息栏中提示

,此时说明脚本中没有问题。

17、单击“作业编辑器”窗口中的“单次运行作业”按钮

。在“CogToolBlock1”的“Inputs/Outputs”下查看检测结果,如图3-10所示。

图3-10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统计焊点的灰度值。

2、分析所放置区域的灰度信息,并对比灰度信息中的最小值、最大值、中值、模式值、平均值、标准差、方差、以及采样示例点。

实验总结

总结所使用工具的作用,并绘制出灰度信息图。

实验报告

实验四 零件分类识别实验

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CogPMAlignTool”工具。

2、熟练掌握“CogToolBlock”脚本编辑。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平台GG-SJ100。

2、机器视觉组件(相机、镜头、光源、光源控制器、网线)。

3、计算机。

4、待测工件。

实验原理

1、通过“CogPMAlignTool”训练已知工件作为模板,利用该工具自身匹配定位功能进行工件识别。

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拍摄待测产品图片,并保存。

2、通过“CogPMAlignTool”工具查找识别工件。

实验步骤

1、参考“实验一”,将相机与计算机进行正常连接,并调整图像清晰地至最佳。

2、将产品放置在相机视野内,单击单次运行作业按钮进行拍照。

3、在工具栏中,将“CogToolBlock”工具添加至程序编辑区。

4、将“Image Source”的图像源连接至“CogToolBlock”的输入图像源。单击“单次运行作业”按钮。如图4-1所示

5、双击“CogToolBlock”工具,在工具栏中将“CogPMAlignTool”工具添加至程序编辑区。

6、将“OutputImage”图像源连接至“CogPMAlignTool1”的输入图像源“InputImage”终端上。

图4-1

7、双击“CogPMAlignTool1”工具,选择“Current.TrainImage”图像,在 “训练参数”选项卡下单击“抓取训练图像”,此时可看到如图4-2所示图像。

图4-2

8、在图像中调整方框区域,将其拖至工件的表面,将工件涵盖在内即可,区域调整完成后单击“训练”按钮。如图4-3所示。

9、在“训练区域与原点”选项卡上单击“中心原点”按钮,此时即将训练的中心点移动至训练区域的中心。如图4-4所示。

10、在“运行参数”选项卡下单击“角度”右侧的左向三角,将其变为右向三角,并设置“下限”值为-180,“上限”值为180(设置该值为了让产品在视场方位360°旋转均能查找到)。如图4-5所示。

图4-3

图4-4

11、单击“运行”按钮。在“结果”选项卡上查看特征得分。如图4-6所示。关闭当前窗口。

12、复制“CogPMAlignTool1”工具,并在 “CogToolBlock”的程序编辑区粘贴。

13、将“OutputImage”图像源连接至“CogPMAlignTool2”。

14、更换产品,将不同类型的产品放置在相机视场范围内,单击作业编辑器的“单次运行作业”按钮,进行采图。

图4-5

图4-6

15、双击“CogPMAlignTool2”工具,选择“Current.TrainImage”图像,在 “训练参数”选项卡下单击“抓取训练图像”。在图像中调整方框区域,将其拖至工件的表面,将工件涵盖在内即可,区域调整完成后单击“训练”按钮。在“训练区域与原点”选项卡上单击“中心原点”按钮,此时即将训练的中心点移动至训练区域的中心。单击“运行”按钮。在“结果”选项卡上查看特征得分如图4-7所示。关闭当前窗口。

16、复制“CogPMAlignTool1”工具,并在 “CogToolBlock”的程序编辑区粘贴。将“OutputImage”图像源连接至“CogPMAlignTool3”。更换产品,将不同类型的产品放置在相机视场范围内,单击作业编辑器的“单次运行作业”按钮,进行采图。

图4-7

17、双击“CogPMAlignTool3”工具,选择“Current.TrainImage”图像,在 “训练参数”选项卡下单击“抓取训练图像”。在图像中调整方框区域,将其拖至工件的表面,将工件涵盖在内即可,区域调整完成后单击“训练”按钮。在“训练区域与原点”选项卡上单击“中心原点”按钮,此时即将训练的中心点移动至训练区域的中心。单击“运行”按钮。在“结果”选项卡上查看特征得分如图4-8所示。关闭当前窗口。

图4-8

18、给“CogToolBlock1”工具添加输出终端,命名为“result”,类型为“String”类型(即在“Inputs/Outputs”选项卡下,在“Outputs”处单击新增按钮,选择“Add new System.String”)。

19、单击“CogToolBlock1”的“创建/编辑脚本”,选择“C# Simple Script”进入脚本编辑界面,在public override bool GroupRun(ref string message, ref CogToolResultConstants result)中,foreach(ICogTool tool in Tools) RunTool(tool, ref message, ref result);语句后方法内键入以下代码(如图4-9所示):

if(this.Tools.CogPMAlignTool1.Results.Count == 1)

{

this.Outputs.result = "A类产品";

}

if(this.Tools.CogPMAlignTool2.Results.Count == 1)

{

this.Outputs.result = "B类产品";

}

if(this.Tools.CogPMAlignTool3.Results.Count == 1)

{

this.Outputs.result = "C类产品";

}

图4-9

14、编译所写代码,看是否成功通过。通过后关闭脚本编辑窗口。

15、单击“作业编辑器”窗口中的“单次运行作业”按钮

。在“CogToolBlock1”的“Inputs/Outputs”下查看检测结果,如图4-10、图4-11、图4-12所示。

图4-10

图4-11

图4-12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1、将产品摆放各种姿态,统计三个匹配工具统计的匹配得分。

实验总结

2、总结改变区域后得分的变化。

实验报告

实验五 划痕检测实验

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CogBlobTool”工具。

2、熟练掌握“CogToolBlock”脚本编辑。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平台GG-SJ100。

2、机器视觉组件(相机、镜头、光源、光源控制器、网线)。

3、计算机。

4、待测工件。

实验原理

1、通过“CogBlobTool”斑点工具,设置合适的阈值,自动查找出需要检测的划痕。

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拍摄待测产品图片,并保存。

2、通过“CogBlobTool”斑点工具,查找出需要检测的划痕。并利用“CogToolBlock”的脚本统计出划痕数量。

实验步骤

1、参考“实验一”,将相机与计算机进行正常连接,并调整图像清晰地至最佳。

2、将产品放置在相机视野内,单击单次运行作业按钮进行拍照。

3、在工具栏中,将“CogBlobTool”工具添加至程序编辑区。

4、将“Image Source”的图像源连接至“CogBlobTool”的输入图像源。单击“单次运行作业”按钮。

5、双击“CogBlobTool”工具,在“区域”选项卡下,选择“区域形状”为“CogRectangleAffine”。调整右侧图像区域中的检测区域大小及位置,将区域移动至所检测的区域内。如图5-1所示。

图5-1

2、在“设置”选项卡下,选择“模式”为“硬阈值(固定)”,选择“极性”为“白底黑点”,调节阈值为“124”即可(注意:这里的阈值设置需要根据表面的灰度信息进行设置,如遇到不同的灰度的划痕,可尝试改变阈值)。如图5-2所示。

图5-2

3、单击“运行按钮”,选择查看“LastRun.InputImage”、“LastRun.BlobImage”等图像观看所查找的划痕图片。如图5-3,图5-4所示。查看后可关闭窗口。

图5-3

图5-4

5、添加“CogToolBlock”工具,将“CogBlobTool1”工具的“Results.GetBlobs().Count”终端添加至“CogToolBlock1”工具中,并改名为“count”。

6、给“CogToolBlock1”工具添加2个输出终端,一个名为“huahenCount”,类型为“Int32”型(即在“Inputs/Outputs”选项卡下,在“Outputs”处单击新增按钮,选择“Add new System.Int32”);一个名为“result”,类型为“String”型(即在“Inputs/Outputs”选项卡下,在“Outputs”处单击新增按钮,选择“Add new System.String”)。如图5-5所示。

图5-5

7、单击“创建/编辑脚本”,选择“C# Simple Script”,在“GroupRun”方法下键入以下代码:如图5-6所示。

if(this.Inputs.count > 0)

{

this.Outputs.result = "不合格";

}

else

{

this.Outputs.result = "合格";

}

this.Outputs.huahenCount = this.Inputs.count;

图5-6

8、编译所写代码,看是否成功通过。通过后关闭脚本编辑窗口。

9、单击“作业编辑器”窗口中的“单次运行作业”按钮

。在“CogToolBlock1”的“Inputs/Outputs”下查看检测结果,如图5-7所示。

图5-7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1、统计所测出的划痕的面积、质心坐标(即“CenterMassX”、“CenterMassY”)的值。

实验总结

2、尝试在改变斑点工具中的“模式”的不同选项,总结不同阈值选择模式下,如何设置“阈值”能查找出划痕。

实验报告

实验六 车牌号码识别实验

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CogOCRMaxTool”工具。

2、熟练掌握“CogToolBlock”脚本编辑。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平台GG-SJ100。

2、机器视觉组件(相机、镜头、光源、光源控制器、网线)。

3、计算机。

4、待测工件。

实验原理

1、通过“CogOCRMaxTool”工具,训练字符,添加字符模型,通过该工具自动识别车牌字符。

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拍摄待测产品图片,并保存。

2、通过“CogOCRMaxTool”工具训练字符模型,并检测出车牌号码。

实验步骤

1、参考“实验一”,将相机与计算机进行正常连接,并调整图像清晰地至最佳。

2、将产品放置在相机视野内,单击单次运行作业按钮进行拍照。

3、在工具栏“ID&Verification”文件夹下,将“CogOCRMaxTool”工具添加至程序编辑区。

4、将“Image Source”的图像源连接至“CogOCRMaxTool1”的输入图像源。单击“单次运行作业”按钮

5、双击“CogOCRMaxTool1”工具,在“Current.InputImage”图像下调整训练字符的区域,如图6-1所示。

图6-1

6、在“Tune”选项卡下,单击“Extract Line”按钮。单击后效果如图6-2所示。

图6-2

7、在“Expected Text”后输入辨识的字符所代表的字符文本,如图6-3所示。

图6-3

8、单击“Auto-Segment”按钮。如图6-4所示。

图6-4

9、单击“Add&Tune”。自动训练字符完毕。如图6-5所示。

图6-5

10、单击“运行”按钮。然后在“LastRun.InputImage”图像下查看识别效果图。如图6-6所示。查看后关闭当前窗口。

图6-6

11、添加“CogToolBlock”工具,将“CogOCRMaxTool1”工具的“LineResult.ResultString”终端添加至“CogToolBlock1”工具中,并改名为“resultstring”。

12、给“CogToolBlock1”工具添加1个输出终端,命名为“code”,类型为“String”型(即在“Inputs/Outputs”选项卡下,在“Outputs”处单击新增按钮,选择“Add new System.String”)。如图6-7所示。

图6-7

13、单击“创建/编辑脚本”,选择“C# Simple Script”,在“GroupRun”方法下键入以下代码:如图6-8所示。

this.Outputs.code = this.Inputs.resultstring;

图6-8

14、编译所写代码,看是否成功通过。通过后关闭脚本编辑窗口。

15、单击“作业编辑器”窗口中的“单次运行作业”按钮

。在“CogToolBlock1”的“Inputs/Outputs”下查看检测结果,如图6-9所示。

图6-9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1、统计每个字符的得分,以及置信度。

实验总结

1、更改“CogOCRMaxTool1”工具“运行参数”选项卡下的“接受阈值”以及“置信度阈值”,查看字符检测变化,并总结。

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