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科技产业链党委举办“跟党一起创新、奔赴光明未来”首场科技创业分享会

  6月29日下午,“跟党一起创新 奔赴光明未来”科技创业分享会活动在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举行,来自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银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创业经验,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光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两新工委书记刘凯,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局长、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科技产业链党委副书记陈晓青,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党总支副书记、副所长安一硕,深圳湾实验室党群部部长苏晓等出席活动。

  党建引领科研经济发展

  光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两新工委书记刘凯在致辞中强调:“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高水平发挥产业链党建工作的牵引带动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二是进一步示范带动、凝聚科技创新合力。三是进一步推动共建共享、强化产学研合作。更加注重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科技产业链党委自身建设,在更高层面组织共建共享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形成产学研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

  创新创业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

  作为一名拥有16年党龄的80后党员,赛桥生物CEO商院芳发表了“青年融入时代大舞台”演讲。在爱国精神的驱动下,商院芳成立了赛桥生物,专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上游关键制造技术及成套核心装备的源头技术创新和国产化工作。

  2020年3月份,赛桥正式运营,“我们花了10个月做了第一代样机,把整个流程走通,又花了10个月跟客户共融共创完成了产品打磨。每一项客户测试,我们都是直接对标国际最好的产品,测试数据表明相关产品已经具备了国产替代和升级的条件。”2021年11月份,赛桥整体搬迁至光明的合成生物产业园,也是第一家入驻的合成生物企业,2022年开始,赛桥每个季度都有一款主打产品上市并开始批量交付客户,“我们计划花5年时间实现细胞制备从手工朝工业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跨越发展,届时有望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完整智能的CGT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过去两年时间,赛桥小步快跑,先后完成了超2亿元融资。未来,赛桥将在光明科学城这块合成生物创业高地,迈出更高更快的发展步伐。

  “科技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易啸博士对此同样深有体会,在发表“合成生物学竞赛”演讲时,他表示要对标国际iGEM竞赛,办好中国人自己的合成生物学竞赛,将创新想法和创新人才本土化,建立起产、学、研、用的新机制,打造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创新落地生态闭环。

  “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中科院先进院合成所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主任罗巍介绍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是深圳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罗巍博士指出,该项目致力于打通从原始创新到推动创业发展的创新途径,将加速深圳在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平台建设、转化应用的全方位发展,形成推广全国的“深圳经验”。

  校企对话,传递人才接力棒

  此次分享会的校企对话环节吸引了光明区10余家合成生物企业及40余位学生代表参与。各企业就人才需求、福利待遇、专业与岗位匹配等问题与中山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学生代表面对面进行交流,实现企业与学生的“精准对接”。

  金融助力,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

  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形式,活动现场由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向合成生物企业及高端人才介绍了“科技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推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光明区委不断强化党建工作对科学城建设的引领、服务作用,在全市层面率先成立以党建为纽带有效链接科研机构、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成生物科技产业链党委,首批吸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赛桥生物等48个成员单位,覆盖科研机构、高校、医院、科技企业等多种类型,其中党组织96个,党员1900余人。

  本次活动由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科技产业链党委主办,光明区人才工作局、人力资源局、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共同协办。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通讯员 范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