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为什么叫佛跳墙?五一旅游去这,少人正宗又好吃!

大家好,又到了菜菜探店时间!

上周的福州探店,似乎让不少朋友直接改了五一出游路线呀

菜菜带大家领略了福州的古早味,深深感受到福州人民的深藏不露——百年老字号随处可见,十几道工序精雕细琢只为了一碗几块钱的小吃:

由于性价比实在太高,10块钱就吃撑,省下了大笔经费。

作为一个不差钱的剧组,我们决定,这一期,要奢华的吃!

首先,自然要吃的是闽菜头牌——佛跳墙↓

闽菜大概是八大菜系中最低调的存在,福建以外难觅踪迹,就连同样以口味清淡出名的广东,也没几家闽菜馆子。

不过,若是说到佛跳墙,应该没人不知道吧。

这道菜不仅经常在TVB剧中露脸,粤菜厅都忍不住“抢”它当头牌,就连蔡澜每到福建,也都要特地去福州尝一尝。

电影资料《食神》片段

说到闽菜,其实像极了这一锅佛跳墙,荟萃各种山珍海味,博大精深,支系庞多。

而福州菜,则是闽菜的源头,多以海味汤提鲜,讲究原汤原味,淡爽清新,擅长各类山珍海味交融。

同时,福州在文化传承上,属于江浙一脉,所以口味也有偏酸甜,菜菜之前做过的荔枝肉、醉排骨都属于这个味型的头牌。

菜菜之前做过的荔枝肉,就是典型闽东菜

说起闽菜,里头的门道实在太多,这一期,菜菜就暂且用5道最能代表闽东特色的福州菜,带你一窥闽菜的魅力↓

除了必吃的闽菜头牌佛跳墙,还有体现闽菜刀工精妙的爆炒双脆、火候精妙的南煎肝、酸甜惹味的荔枝肉,以及鲜香浓郁的红鲟饭:

吃过这五道菜,你一定会对闽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事不宜迟,赶紧跟着菜菜的脚步,走起!

比福建人还好吃的佛跳墙!

(一小碗300块的吃播现场,比福建人还好吃哦!)

闽菜的魅力 不止沙县!

01 佛跳墙

山珍海味聚一堂,奇异妙香勾和尚!

作为一个吃货,来福州,不吃佛跳墙等于白来,毕竟它的名号,实在太响亮!

什么非遗特产、闽菜头牌、国宴必备、国际知名等等等等,连蔡澜来福建都必去福州吃一趟。

电影资料《食神》片段

佛跳墙起源于清代,因为用料丰富,所以原名“福寿全”,后来有文人慕名来吃,闻见扑鼻的异样香气,于是当场吟诗一首“缸启鲜香飘四邻,佛间弃禅跳墙来”。

能引得吃素的佛跳墙而出,想想就馋人,于是“福寿全”就变成了流传至今的“佛跳墙”。

神秘的香气只是佛跳墙的引子,它的制作,从选材开始就极为严格。

鲍鱼要南非的干鲍,辽参要用6排刺的刺参;花胶要母鳐鱼肚而不是公的;菇要肉头厚的金钱菇......更不用说精密的刀工、十几道繁复的处理步骤、煨汤的炭火了。

就算外号万能菜的我,也难以在小厨房复刻。

聚春园

想要尝一尝正经的佛跳墙,还得去它的发源地——聚春园。

聚春园是福州老字号,清代就有了,一直以佛跳墙出名,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八代。

上期探古早味的时候,就有小可爱点名看聚春园吃播↓

聚春园的金牌至尊佛跳墙要7980块一罐,吃不起,398一盅的还是可以满足你们。

煨佛跳墙讲究储香保味,所以食材装坛后,是先用荷叶密封坛口,再加盖的。

与盖子上的我佛对视一眼,有点小激动。

小心翼翼拿开盖子,就闻着一阵香,再轻轻掀开荷叶,入目就是鲍鱼海参的华丽。

和传说中一样,内容物不少,为了方便你们留口水,菜菜特意把食材们都夹出来展示下。

鲍鱼、鱼翅、花胶、海参、墨鱼、瑶柱、猪肚,个个饱满;

还有墨鱼、干贝、猪肚、猪蹄筋、鸽子蛋等目不暇接,主要是以海鲜类干货为主,用料都较上乘。

鲍鱼、海参还算大,咬一口烂而不腐,挺有回味。

汤底加了高汤和绍兴酒,文火煨了十几个小时,浓香馥郁,口感醇厚。

味道并不是海鲜的那种鲜甜感,胶质都融入到汤里,还有点黏嘴的感觉。

荤的饱满,素的清香,酒的醇厚,融为一体,让人有点飘飘欲仙。

不过后劲有点足,建议小可爱们和同去的人一起分享,一个人不宜吃太多哟。

另外,他们家的炸糟鳗也做得不错,选用了海鳗中间最肥美的一段,外层的面粉炸得酥脆,鱼肉用酒糟腌制过,有着淡淡的酒香味。

入口香脆,肉质厚实,还带一丝丝酒香,就是,骨头有点多。

擅用红糟,也是福州菜的一大特色,大家去的话,可以试试看。

02 荔枝肉

肉里虽然没荔枝,但比荔枝更好吃!

闽菜的调味,除了清淡的海鲜,也爱用浓墨重彩的甜、酸,善用糖醋。

这种味型的最佳代表,要属荔枝肉。

很容易和咕咾肉或者糖醋里脊撞车,但能在闽菜头牌列表存活,荔枝肉还是有难以取代的特点的。

首先肉的选取就有区别。荔枝肉用的是猪后腿精肉,没有咕咾肉那么肥,也不会调很厚的面粉浆;

其次依旧是刀工,要剞上斜十字花刀,这一步很重要。剞刀不好的话肉片不卷,做出来就不会像荔枝了;

然后配料上,地道的福州荔枝肉用的是清甜的荸荠,酸味是用醋和番茄沙司来调,还有的古法方子里,会加入福州特有的酒糟。

酸甜可口,又有脆度,菜菜之前就在厨房复刻过,想复习的小可爱戳图片就好。

聚春园

听闻以前聚春园会将荸荠切成小丁,裹在肉里一起炸,然后边上摆真荔枝做配菜,可以说是十分讲究。

这次来聚春园,也特地试吃了下正宗的榕城荔枝肉,倒是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用的是猪里脊,先炸后炒,吃起来挺嫩,就是还没菜菜自己做的圆,一点也不像荔枝,大约是还没到季节,所以也没有配鲜荔枝

配菜用的是马蹄,清甜爽口,对半切开挂上酱汁,混在肉里傻傻分不清楚。

酸甜的口感保持得不错,没尝出酒糟味,和菜菜自己做的口感比,番茄酱的味道会淡一点。

因为我是在聚春园吃的,你们人多可以顺带点这盘尝尝,如果特意为它而来,倒不是特别推荐。

03 爆炒双脆

脆中带滑 滑中带嫩口感满分!

福州菜的头牌里,不仅有佛跳墙这样的富贵王爷,还有爆炒双脆这个潇洒公子哥。

双脆就是海蜇和猪腰,当地市场很常见的食材,但要做到极致口感,全看掌勺人的功力,闽菜重刀工火候的特点,在这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菜之前菜菜也教大家做过,猪腰的处理是关键。要先把腥燥味的白色筋膜处理干净,切细格花刀保证收缩后的脆度。温度对淀粉糊化的影响极大,所以用大铁锅炒更有镬气。猪腰连同海蜇过油后下锅迅速翻炒,表面抱上酸甜的芡汁后即可出锅,腰花鲜嫩,海蜇爽脆,嚼起来会有强烈的满足感。

菜菜之前做配的是红糖馒头,蔡澜先生说用油条,福州本地菜馆也有直接用白馒头,反正这类面粉炸物,沾上双脆里的芡汁吃,都是香绝了。

朱紫坊蹄膀

要吃这种镬气十足的家常特色菜,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店总能给人惊喜。

在福州饭圈火了十几年的朱紫坊,传说是福州最好吃的蹄膀店,特色福州菜也一应俱全。(虽然都没个正经门牌)

忍不住先点个招牌蹄膀尝尝,结果,吃一口就心悦诚服!

蹄膀已经炖至骨肉脱离,十分软烂,肥肉肥而不腻,瘦肉软不干柴,入口即化。

吃一口忍不住嘬几下筷子,味道偏甜口,酱汁很多,要不是后面还有探店任务,真的想当场拌饭吃上三碗。

美妙的口感咋来的?店员说蹄膀是先煎过后,再用高压锅压将近两个小时,还要配上十几种香料一起煮,最后才有这个,轻轻松松就脱骨的状态。(默默偷师)

很快双脆也上了桌,终于见到这个地道的本尊,忍不住与自己做的比较一番。

不同于菜菜买的速食海蜇,朱紫坊家的海蜇是一粒粒圆圆的,有点像树莓果,很立体。

炒得透明,放进口中一咬,爽脆满分。(向大厨微微低头)

猪腰也切得很小只,脆嫩滑口,没有半点腥气,不爱吃猪腰的我再一次被折服。

而且,这道菜是典型的福州口味,酸酸甜甜的酱汁包裹着海蜇和猪腰,很美味。

只是没有馒头片配着,微微遗憾,建议你们去的话,自带馒头,蘸满汤汁吃掉。

04 红鲟饭

一口咸香,二口鲜香!

有没有发现,福州菜的菜名,都叫得挺好听的,无论多有来头,菜名总是很简洁干净。

红鲟饭,也算这类。(巧了,这菜我之前也做过,哈哈,虽然人还没来,但我对福州菜确实爱得深沉)

红鲟,特指将要怀孕的雌蟹,因为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黄色的膏,也被叫做“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

饭是用鸭肉、香菇、木耳等八种材料与糯米一同蒸煮,有点类似漳州的咸饭。

只是红鲟饭上的红鲟蟹,在加热过程中流下海鲜汤汁,渗入糯米饭里,成了精华。

集合了螃蟹的咸味,和红鲟膏的浓香,以及糯米饭的软糯,独具风味。

与福建同亲同源的台湾,最津津乐道的福州菜里就有红鲟饭。我第一次知道,也是因为看康熙,小S说这是她最爱的食物。

红鲟饭不仅好吃,还有治疗营养不良、健脾开胃、清热去火等功效,也是福州人年饭上的必备菜肴。

学军盛记

学军盛记,福州炖罐界的大哥大。

除了炖品有名,这里的亲民版福州菜和红鲟饭,也是福州人的心头好。

快餐店的点餐形式,拿餐盘排队拿菜,有点像大学的食堂,拿完找位置坐下后有人会来算账。

荷叶是铺在蒸笼底下的,闻着有清香。

饭面上趴着的,就是红鲟,只有半只,小小的,但是能看见膏。

不过螃蟹没到季,菜菜吃的这只红鲟肉质松散,没什么鲜味,有点减分。

糯米饭是用冬菇木耳红萝卜拌好的,软糯香醇,吃起来感觉有点像广式糯米鸡,但是渗透了螃蟹的咸鲜味,味道会更重些。

除了红鲟,我们还试了另一种经典红——红糟鱼。

红糟也叫红曲,是福州当地人自酿一种红曲酒的酒糟,算是福建特有的调料。

鱼皮煎得很脆,酒糟的味道不会很浓,散发着淡淡的酒香味。

红糟腌制过的鱼肉,色泽诱人,很好拨开,混合着五香粉,是咸甜馥郁的口感,挺好吃。

红糟不止能做鱼,红糟鸡、红糟肉、红糟鳗、红糟肠,甚至还有红糟蛋和红糟泡菜,印象中,对糟味如此热爱的,除了江浙人,大概就是福州人了。

他们家还有35块一盅的平民佛跳墙,材料是鸡腿、鸡爪、猪脚、腰花、蹄筋、小小鲍鱼。

食材吃着没有特别惊艳的口感,鲍鱼扒拉了很久才找到,但是没有鲍鱼的香气。

相比在聚春园的高级版,这个就像兑了水的稀释版,没啥鲜味。

不过想想才35块,要求也别太高,平民的快乐,也是快乐嘛~

05 南煎肝

一个字,嫩!

福州人家做菜,都会常备一碗芡汁,用来快速勾兑食材,保持嫩度。

被碗芡滋润得最嫩的家常菜,非南煎肝莫属。

南煎肝的南,其实跟南北半毛线关系都没有。

最早的叫法其实是叫两煎肝,福州话的两和南发音近似,传着传着就成南煎肝了。

所谓两煎,就是食材要先炸后炒。这样出品的猪肝,关键就一个字——嫩。

猪肝剔去筋膜切成薄片,洗后控干水,事先调好碗芡。

锅里烧热油,用蛋清裹一遍猪肝,冒烟后马上下猪肝,炸到变色就立马捞出。

再次热锅下姜蒜等配料,下猪肝爆炒,据说炒3下是最嫩的时候。

然后倒碗芡下去勾一下,颠两下勺,呛黄酒,下葱白和葱花起锅。酱汁挂在食材上,鲜嫩无比。

传统的南煎肝吃的是五香味,现在的福州菜馆会加点甜口,有点偏向荔枝肉之流。

竹林境秘店

家常菜自然要去家常菜馆吃,我们弯弯绕绕,终于找到了藏在小区里的竹林境。

听说福州最网红的秘店,我们到的时候人都坐在了外面,自己手动照明。

主打家常菜的这家,味道也确实很......家常。

竹林家的南煎肝,芡汁很多,油光水亮,猪肝吃起来沙沙的,没有那么嫩,滋味挺足,有点像菜妈的手法。

之前在朱紫坊其实也点了一份南肝煎,相比起来,朱紫坊的南煎肝会更地道一点,火候恰到好处,吃到嘴巴里特别地嫩,还有点爽脆的感觉。

妈妈般的手艺,并不多苛责,你们看他们家的饭,像不像小时候的便当盒

也点了醉排骨尝尝,竹林家的醉排骨用的是带骨头的里脊肉,外表看上去倒是和荔枝肉很像。

配菜用了土豆,看来跟我一样是土豆党。

红烧猪手比较有嚼劲,蛏子豆腐汤挺鲜,肥厚的蛏子就像馒头一样。

在这里吃饭,就像误入了福州的朋友家,周围都是本地人聊天唠嗑,感觉格外亲切。

一圈福州菜吃下来,倒是从心底升腾起对闽菜的喜爱。

福州一趟,味蕾就像坐了云霄飞车,不停在刷新刺激。

而漫步在巷陌交错的榕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胃又渐渐舒服熨帖下来。

既简单又复杂,既守古法又包容万象,福州的美味就贴合着这座城市,在淳淳水流中慢慢延长。

福州这座小城,无论是景致还是口味,总是让我想起江南水乡,所以,下一期,咱们干脆就下江南吧!

江南的雅致,藏在西湖边的龙井虾仁里,躲在灵隐寺的雷笋中,漫步在茶园里的蒸江鳗间。

没舍得大口吃,想和你们一起分享,这江南的春天呀。

是不是已经开始流口水了呢,那么,下期菜菜美食探店,继续约定你!

喜欢菜菜的新栏目,记得点左下角「赞同」。

希望菜菜去哪座城市探店,也欢迎来评论区告诉我,呼声高的,提前安排!

当然,也别忘了分享给更多好朋友,大家一起红尘作伴,吃得白白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