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是怎么做到从“三无村”变成IP网红村的?标牌的妙用

在杭州市建德

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村-镇头村

这个地处偏僻、缺乏资源的

“无优势”“无特色”“无产业”的“三无”村

却因为设立了一个“镇头大队”的“文化IP”

蜕变成“有故事”“有特色产业”“有品牌”的“网红”村

浙江丰收节期间

镇头村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霸屏近半分钟!

今天,印小妹就带大家来看看

这个小山村的“网红”蜕变之路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01

挖掘乡村特有印记 寻根品牌IP

在乡村改造中,很多地方会因地制宜开发一些特色项目。1964年,镇头村还只是“镇头大队”,从中诞生了“镇头大队”精神——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从“镇头大队”中又诞生了品牌的口号——向美好生活前进,还设计了logo和卡通形象代言人——“小镇头”,它也成为了镇头村的文化IP形象。

02

用景观讲述品牌故事

村里拆、改、用三者结合,拆除3800多处违建,将精美的壁画、旧木料制作的花坛、小木偶和艺术柴堆等,装饰在村子里,把镇头大队的故事写满村庄。

入村道路被改造成一条“故事长廊”,墙上的墙绘是当年建设水库时的故事,传承了团结一致、吃苦耐劳的精神。

03

打造特色体验互动景点

村文化礼堂一楼作为文化礼堂、多媒体教室和会议室使用,可容纳上百人活动。

二楼设计成为小人书博物馆、火花文化展厅和镇头水库展览馆。

同时还有“时光照相馆”、“童年记忆跑道“等文创地标。

闲置多年的老厂房摇身变成了“网红民宿”,也是以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为设计灵感及来源,传承镇头大队怀旧风楼面积700平方米。

04

整合乡创产业实现产业变现

镇头村在打造了“镇头大队”品牌、有鲜明特色的景观的同时,开始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建设,在村里统一种植经济作物,并以“镇头大队”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除了农产品的文创化,镇头大队还定制开发了文创产品,极大的丰富了镇头的旅游产品体系。

为了丰富游客的旅游感知,镇头村开辟了体验式的消费项目,有梨园、茶园、蓝莓园等水果基地。

另外,还将村里闲置的房屋改造成辣椒坊和土烧酒坊,在作坊里,游客可以体验制作、了解、购买产品等项目。

打造美丽乡村,要下绣花功夫。一方面要突出当地的文化,留住乡愁,守住文脉,另一方面又要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营造优美居住环境。

以上就是印小妹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