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从10月21日双11开启预售至今,第一波快递陆续被开箱,第二波狂欢也落下帷幕。复盘历年双11,活动周期越来越长、玩法越来越多,原本开心的购物,逐渐演变成一场脑力较量的专场(还是超长加时的)。
双11来又去,疲惫的不只是消费者如何简单形容双11的变化,有网友这样举例:
◆ 以前的双11:这双鞋原价999,现价699;
◆ 现在的双11:这双鞋官方价1299+定金50抵150+店铺满200-20+跨店满200-30+20元直播间红包+原价120赠品
到底赚了还是赔了?咱也算不清……
上述举例生动还原了当下节日促销热潮下的1个营销现象:消费者面对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期待不足、惊喜不足,再难提起下单抢购的热情。
与消费者疲态尽显相对应,不可避免的还有营销商家们的“无力感”——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难营销。
为什么?
从“天猫双11”到发展成全网狂欢的大促节点,双11发展的背后与一串互联网里程碑事件息息相关:
2009 年 3G 网络牌照发给移动联通电信;
2010 年 iPhone4 开启智能机时代;
2011 年手机淘宝上线开始运行;
2012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 PC(PC 仅为3.8亿);
2013 年底,4G 开始推广;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发展,为“网购”开拓了一片新大陆,所以早期的天猫双11不仅有来自PC端的“老网民”,还囊括了来自移动端的“新流量”。
可以说,流量红利的东风+来自新老网民的需求创造与激发,奠定了双11发展初期(即“天猫时代”)的繁荣。
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底手机网民数量9.86亿,占整体网民99.7%。
随着越来越多电商平台加入到双11的营销阵营以及用户参与率逐渐接近天花板,双11的营销重心转型进入到挖掘需求+刺激需求的阶段。越来越精细、繁琐的营销规则就是重要表现之一。
简单来说,双11从天猫时代到全网节庆,传统电商购物规则与直播购物规则的轮番“教育”,消费者对低价、促销越来越不“感冒”,消费理念越来越趋于理性、冷静了。
营销的春天,在“人”而不在“节”
消费端的这一系列变化,也向商家营销端传递出2个信号:
其一,中小商家将越来越难做。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低价的“无感”,商家将从拼“流量”逐渐转变为拼“供应链”,谁能争取到足够优质与低价(或者说是足够高性价比)的产品,谁才能在节日营销的洪流中留住消费者。与头部大牌相比较,中小商家的资源、流量优势不足;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之所以热心于双11大促,原因之一在于平日的营销业绩不佳,而寄希望于以降价促销等手段冲击销量:
通常,大促期间商家会将商品分为引流款和利润款,引流款亏损卖,靠利润款赚钱。有些商家则会先战略亏损卖,以此冲击“双11”销量和排名,来获得自然流量,等这一系列动作变得行云流水后再赚钱。
但这样的流量营销游戏显然是一场昂贵的博弈,特别是对中小商家而言,稍有不慎就“赔了本、吆喝也赚不到”。
其二,营销应当精耕日常需求。
当流量收割的时代成为历史,狂欢式购物趋于理智型消费,消费者对低价不再“上头”、但对好物却会“上心”;
这意味着:日常需求才是真正属于商家应该长期、专注、持续精耕的土地,而节日营销顶多只是商家在日常营销中长期积累的优质消费体验的长尾效应。
中小商家如何在日常营销中,积累优质的消费体验?
简单来说,就是持续给对的人、提供对的产品(与服务):
◆营销给对的人:商家确定好自己的产品是服务于什么人,精准的客户画像是开启营销、打造优质消费体验的前提;
◆提供精准的产品(服务):在市场同质化、需求个性化的当下,功能性产品与服务早已经没有竞争优势,满足消费需求只是“合格线”,解决消费痛点、制造消费爽点才能在与消费者的“博弈”中有主动权、在和同类产品中有竞争力;
◆ 受到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的影响,消费需求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渠道等,因而商家服务消费者、对消费需求与体验感知能力上的持续性、实时性也十分关键。
基于此,开展用户画像调研、消费者调研、满意度追踪等洞察行为,就成了商家与品牌反哺营销决策、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一环。
而相较于头部商家有专人团队长期开展研究与洞察,中小商家想要落地从消费者洞察到驱动营销行动,需要面临成本、效率、人才等多方面考量。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